《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读书感悟
张洁
读书可以充实我们的思想,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可以交给我们本领,也可以纠正我们的过失,在整个的寒假期间,在成长营的引领下,大家共读了《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这本书,通过阅读这本书,我真正的理解了幼儿园环境的价值与意义。记得,斯纳金曾说“环境曾经控制着,而且还要继续控制整个过程”。强调环境对幼儿的作用,认为环境是影响幼儿行为的重要因素,人的大部分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经验的产物,强调环境是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决定因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说过: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可见,儿童的发展、学习离不开环境,儿童不是被动等待填满的容器,而是主动的学习者。真正的知识并不是由教师教给孩子的,而是儿童在环境的刺激下自身主动建构过程中获得的。
在这本书中,我理解了“儿童视角”,即通过儿童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和发现人间百态,借助于儿童的眼光或口吻来讲述故事,从而去了解童世界,应该具有鲜明儿童思维的特征。简言之就是:心去感悟世界,用童趣去观察别人。
在孩子的幼儿园生涯中,班级是幼儿在园生活时间最长的地方,那么什么样的班级环境最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他们的探索和学习呢?本书给出了答案,即站在儿童立场、从儿童视角出发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幼儿:
◆ 在进入教室的一瞬间就被门口的奇趣桌和一目了然的室内布置牢牢吸引。
◆ 通过参与墙饰、吊饰的设计产生了归属感、安全感。
◆ 有大量的开放性材料可以进行感官探索活动。
◆ 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日常物品可以使用,与自然、生活建立了联结。
例如,教室里的自然角,它本身是让幼儿亲近生命,感受生命的美好奇妙的地方,成人的过分越界,反而让孩子们感受不到快乐和美好。久而久之,光顾自然角的幼儿是越来越少了。其实,自然角中无论是前期的创设还是后期的管理,引导幼儿成为环境的主人是极为重要的,要引导幼儿共同参与自然角的创设与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无论是知识、能力还是社会性情感方面都会得到相应的发展,而且幼儿能习得更多的直接经验,能够“让幼儿做事情”。并且,我省一直在推行课程游戏化项目的建设,其倡导的游戏精神是自由的、自主的、创造的、愉悦的,并主张将这种游戏精神贯穿于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因此在创设和管理自然角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充分贯穿这种游戏精神,幼儿的主体地位。
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要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保持游戏和情感的互动,幼今后我们在创设环境的时候首先要考虑这三个要素,创设孩子们喜欢的,自然的,不受限制、无拘无束的环境。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要尊重儿童的主体性,保持游戏和情感的互动,幼儿园可以增设故事表演的环境因素引导,让儿童自发组织游戏,增强彼此之间的情感交流,让每一个儿童都开心地参与游戏。除此之外,还可以让儿童自主摄影,用相机拍下幼儿园中自己喜欢的地方;或者让儿童用画笔画出自己喜欢的地方,再或者让儿童扮演导游角色,带领客人老师参观幼儿园,自由决定参观内容、地点等,并做出介绍。
除此之外,幼儿园环境创设并非越满越好,而应给幼儿“留白”的空间。“留白”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进行选择和作。
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要尊重儿童的个人意愿和兴趣,重视儿童心理安慰的需要,强化环境色彩的搭配协调,把环境游戏性和教育性结合在一色彩的搭配协调,把环境游戏性和教育性结合在一起,寓教于乐,保持儿童之间、师幼之间的情感互动。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参与的积极性。学会感受幼儿的心灵,了解幼儿的想法,才能让幼儿成为环境的缔造者。当幼儿成为幼儿园环境主人的时候,当环境尊重幼儿的意愿的时候,当环境协助幼儿实现创意的时候,带来的喜悦和惊叹,其实这就是环境的价值。
环境创设不仅是课程研究的过程,更是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作为教师要给予幼儿适宜的支持。这种支持要符合幼儿的兴趣与需要,这种支持以幼儿的自主发展为核心动力,体现教育对人的尊重。环境就是孩子的家,正如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强调的:“环境要让幼儿的思想看得见,让动儿的学习看得见,让幼儿的经验看得见,让幼儿的愿望看得见。”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