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读后感
常州市新北区新华幼儿园 郑静
教室布局之新理解:
平衡感——4个象限:左上右上左下右下,把教室所有东西都放进各个象限中,以保持平衡。
有效的利用教室里的空间,那就是你必须知道儿童如何使用活动空间——观察儿童,记录使用情况。
通过整个教室的布局增加人的积极情绪及幸福感——增加曲线及圆形,利用色彩,自然元素的融入。
各处的光线恰到好处。
儿童本位之新体验:
1.归还儿童作为个体的权利,允许他们自己选择座位。
2,多感官学习的权利,儿童通过感官收集信息并形成思维,即通过亲身的触摸,感受重量、体积、温度、质地,从而了解周围的世界。
3.与环境的互动,与他人形成积极的关系
怎样让幼儿感受到他自己是这个班级的小主人,进入这个班级给他带来自豪感,怎样让他愿意并主动和他人进行交往,我想这些应该就是与环境与同伴的积极关系。
4.新词:视觉思维,视觉关注力。只是看见,并不能保证儿童可以理解所见的内容。只有当张贴的材料增强了儿童的视觉思维和视觉关注力时,儿童才能够开始理解。教室内张贴的所有内容教师要赋予一定的意图,但也得建立在儿童的认知基础上。
5.利用墙壁反映班里儿童的生活与成长。在布置墙上材料时,请考虑以下几个问题,使用这份材料的目的是什么?材料面向谁,儿童家长还是外来参观者?张贴的材料是儿童的原创作品,还是买来的且与儿童活动无关的材料?材料的互动性如何?如果互动性较弱,怎样改善?
6.很多地方可以找到充满趣味,样式丰富而又价格不贵的真实物品,利用真是物品代替塑料制品及仿真玩具。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