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
藻江花园幼儿园 李秉燕
这个假期虽然短暂,但很充实,生活中走亲访友,和家人其乐融融。在开心过年的同时也不忘充实自己的内心世界。假期里我读了《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这本书,书中对幼儿园教室的环境创设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带着读情怀、看眼光、寻办法的心情,我走进了这本书。
二两章:
关键词:尊重、儿童视角、空间
儿童视角是完全站在儿童的角度,不仅仅是老师为儿童考虑,而是实实在在蹲下来,把自己当成儿童来看教室环境,真正从儿童的视角来调整教室里的家具、摆设,让教室的环境真正地为幼儿服务。这两章还重点介绍了教室入口环境的创设,我们在平时的环创中会将教室门口用心装扮一下,但其中的教育意义可能还不够。而对于进入教室的那个通道,可能就像书中那些例子一样,成为了阻碍儿童视线,让他们不能一眼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因此在开学的环创中,我会重点关注入口的设计。
第三、四两章
关键词:空间平衡、借力
这部分内容从设计者的角度来和我们分享了有关班级甚至是园所环境的打造。第三章,平衡教室之舟,重点分析了区域的平衡以及家具摆放的平衡。家具摆放也是根据区域来调整的。我们平时在考虑环境布置时可能更多的会关注到区域的平衡而很少关注家具的平衡,有的时候材料很多,需要的柜子也就多了,我们没有进行删减,反而觉得材料越多越好,殊不知可能这就打破了教室的平衡,让人看起来很不舒服。第四章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不一样的世界,打开了我们的新视野,借助其他领域的灵感,给予我们在环境创设,区域设置,材料投放等方面的建议我觉得非常实用,特别是园艺师的自然元素这一块。自然材料的运用也是我们成长营一直以来努力研究的方向,现在我们的班级里除了自然角的自然元素外,我们还将自然元素投放到美工区和益智区,下学期我将尝试在角色区投放自然材料,让幼儿有更多自己的玩法。另外本章里物品的摆放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要让教室看起来舒适,物品的摆放很重要,要有效的摆放物品而不是杂乱无章的摆放,随意的摆放。这就需要有良好的班级公约,下学期我将会和孩子们一起探讨关于物品摆放和收纳的班级公约,让教室里的各种材料物尽其用,有序摆放。
六、七章
关键词:儿童需求、权利、真实性
有 儿童视角当然就有儿童需求,根据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理论,我们的环境也因遵循这一理论。在生理和安全的需求得到满足后,幼儿的自我实现需求将会占据主要需求。
我们一直说以儿童为主导,但在教室环境的布置过程中我们似乎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进行,我觉得书中的几点建议非常好。
让儿童为教室或其中的区域选择一个特别的名字。
让儿童参与制定教室规则与行为规范。
让儿童设立特定的教室传统,如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带一件小的自然材料来园。
鼓励幼儿通过带回收材料、开放性材料及自然材料等为教室做贡献。
通过小型演讲或展示个人作品的方式为儿童提供表达自己兴趣的机会。
教师的责任时激发儿童产生马斯洛所说的高峰体验——超越纯粹的快乐与愉悦的时刻。创设富有启发性的空间,可以为儿童超越自我,并通过自我实现展现最好的自己奠定基础。
儿童权利也是这部分内容的一个重点,儿童拥有自由活动、自主与自立、多感官学习、独处与社交、与同伴家人社区建立联系等一系列的权利,怎样在环境中体现出尊重儿童的这些权利,书中给出了明确的方向。(P108)减少教室中的嘈杂,我觉得和第一、二章有着相互的联系,都是站在儿童角度,帮助儿童减少干扰,提升学习专注度的一些策略,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开学后,我也将对照表格的内容做一次教室的整理。还给儿童一个清净的环境。 \ 第三个关键词,真实性。这里的真实是指物品的真实性,真实的日常物品可以为儿童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丰富的感官信息,所以是早期教育环境的有益补充。我在儿童游戏中也发现,真实的物品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比如角色区的材料,我们投放了真实的锅铲、碗筷,也投放了树枝、石子等替代物,孩子们对真实物体的兴趣明显比替代物要高很多,仿佛一直玩不够,角色区永远是最火爆的区域。不过书中的真实性不仅仅是在游戏材料上,还有与活动有关的容器,家具等,力求给孩子建立一个与现实世界一致的游戏环境。
最后一章的自己动手改造环境让我大开眼界,以前也在电视上看过旧物改造,但没想到,国外的老师如此厉害,能够自己改装家具,想想我们自己用各种KT版、纸板搭建的仿真教具有些弱不禁风,还没玩几天就这里破了,那里散了,实在是费力不讨好。以后有机会也可以尝试一下自己动手做家具。
这次只是通读了一遍,还有许多细节没有仔细推敲,在以后的实践过程中我也会对照书中的方法,再细细品味本书,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