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幼儿园儿童观察记录表
幼儿年龄段:5-6岁 | 观察区域:沙水区 | 观察者:郑静 | 观察时间:3.16 | |||||
观察目的:了解区域游戏中幼儿的科学探索的习惯、品质 | ||||||||
观察内容:区域中幼儿与材料互动的情况、游戏的坚持性、同伴交流的情况 | ||||||||
游戏活动区环境:(图片呈现、语言补充)
| ||||||||
观察内容 | 幼儿1 蓝衣男孩 | 幼儿2 棕衣男孩 | ||||||
与材料的互动情况 | 互动的材料 | 用牛奶桶制作的挖沙工具在之前的地方开始往里挖沙,先往深处挖,挖了一个窄洞,再往旁边挖。 | 看到同伴在挖洞,于是过去一起帮忙。挖的过程中用手挡住边上要往下滑的沙子。 | |||||
游戏时间 | 10:00-10:50 | |||||||
专注性表现 | 专注游戏,不受同伴干扰 | 一直在挖坑,旁边有其他年龄段的孩子,不予理睬,当有其他孩子前来观看时提醒人家说:“别动这个沙子,不然会往里面掉的。” | 对于旁边的事情不理会,有其他年龄段孩子来时有意识地用身体挡住其他孩子。 | |||||
专注游戏,同伴干扰后中断游戏 | ||||||||
专注游戏时间较短,不时左右张望 | ||||||||
坚 持 性 | 遇到困难放弃 | |||||||
自己解决 | 洞挖好后放手时水一会就干了,于是自己快速取水快速跑回来,来回跑动,不让水干掉。 | |||||||
第一时间寻求他人帮助 | ||||||||
自我探索后寻求他人帮助 | 在挖洞时旁边一直有沙往下滑,导致里面的沙子本来被挖空了,又出现了很多,在一次次挖一次次往下掉的情况下,对我说:“老师,这个沙子怎么一直往下掉?”里面又变成了都沙子了。 于是我说:“为什么一直往下掉?”他不说话,就拍了拍上面的沙子以表示想固定住的意思。 我说:“那你可以尝试去接点水放这个上面就不会往下掉了。” 他就按照我的方法去尝试了。 | |||||||
交流情况 | 是否与同伴交流(主动/被动) | 在挖洞时,有同伴过来,说:“你要和我一起挖吗?”“那就来吧!”“快点挖,就要到底了。”
| 发现里面的水快没了,旁边的沙又好像在往下掉,就对同伴说:“你负责去接水,我负责把旁边护理好,不让沙子往洞里掉。” | |||||
交流的内容(是否与活动有关) | ||||||||
发现 | 对接《指南》: 科学领域:科学探究 目标1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5~6岁2.能经常动手动脑寻找问题的答案。3.探索中有所发现时感到兴奋和满足。 目标2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5~6岁1. 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5. 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目标3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5~6岁2.能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3. 能探索并发现常见的物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或影响因素,如影子、沉浮等。 社会领域:人际交往 目标1 喜欢交往 5~6岁1. 有自己的好朋友,也喜欢结交新朋友。2. 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 目标2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 5~6岁1. 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2.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目标3 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5~6岁1.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3.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会的愿意学。4.主动承担任务,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求助。 | |||||||
支持策略 | 分享交流解决一些问题 1.询问一些物体特性问题,如水放进沙洞里为什么没有了,为什么刚开始的时候水没有了的快,而后来水消失的就慢了。 2.怎样减速水消失的速度,可以用什么方法,想想我们的水井旁边都是用什么围起来的,提供给孩子参考的东西,孩子们才会去联想。 增加材料支持幼儿探索 1. 沙区增加砖瓦罐子等方便建构围墙的实物至一边,让幼儿自取。 2. 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己找寻所需材料带至沙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