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背景:
游戏经验背景:阅读区上次有几位女孩子使用花瓣进行自制小书后,在分享交流环节中,聊一聊自然材料是什么,有哪些,可以怎么获取,因此当散步或者户外的时候,孩子们对于自然材料的感知也随之越来越多。
材料背景:随着春天的到来,孩子们在散步的时候,捡来了很多树枝、花瓣等等,将其全部投放到了美工区,具体有:树枝、花瓣、大木片、小木片、木制圆盘、麻绳等。
观察时间:4月8日上午8:47——8:55
观察地点:美工区
观察者:吴洁
观察目标:目标儿童自然材料创意表达
观察内容:通过美工区作品,反观目标儿童使用自然材料的能力,包括使用了什么自然材料?怎么使用?等
观察信息:
观察对象 | 潇潇 |
操作过程 | 1.和妘妘一起用毛球装饰边框 2.找合适的木片,大的做脸,小的做眼睛等装饰物 3.潇潇:大的圆木片做头吧! 用胶枪将眼睛粘上 4.两个小圆木片做眼睛,一个小圆木片做嘴巴,下面也需要一些小圆木片做身体。 5.用黑色的勾线笔将轮廓勾画一下 6.树枝可以做什么呢? 树枝装饰周围的环境,用小毛球做朵小花吧! |
分析:
1.创作兴趣:从今天美工区的作品来看,孩子们很喜欢用自然材料进行创作,并很有想法进行创意表达。
2.创作能力:在案例中,可以看到潇潇使用了各种自然材料,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使用大小搭配、胶枪粘合、环境装饰等进行自己作品的创作。
跟进:
1.持续关注美工区使用自然材料创意表达的游戏情况。
2.通过分享交流,扩大班级其他区域使用自然材料的情况,并利用支架性图片拓展幼儿使用经验。
观察时间:4月9日上午8:52——9:05
游戏经验背景:昨天潇潇在美工区利用木片等自然材料制作了作品后,班级老师分享了作品使用的材料、创意计划、创意表现表达能力后,幼儿对于自然材料的使用有了一定的了解。
观察信息:
观察对象 | 使用材料 | 游戏过程 |
妘妘 | 自然材料:树枝、圆木片、麻绳、木框 辅助材料:粘土、油画棒、水彩笔、胶枪 | 先将圆木片做成小鸟样,在上面画上五官,然后小鸟是在树枝上的,会在鸟窝里,有温暖的太阳、蓝色的云朵和很多粉色的装饰物 |
心怡 | 自然材料:木板、圆木片、树枝、树叶 辅助材料:黑水笔、眼睛材料、彩纸、胶枪 | 这是猫头鹰,我对照着支架图做的,我的猫头鹰是在晚上出来的,所以有月亮,我还要做一个白天的样子。 |
梦雅 | 自然材料:圆木片、半圆形木片、树枝、木板 辅助材料:粘土、黑水笔、水彩笔、白纸 | 底板上的小兔子是妘妘做好的,我用的是她们用过但是没有做完的材料,我想到小兔子是在太阳下游戏,所以我又做了太阳、大树,还有我在和小兔子一起玩 |
分析:
1.创意表达兴趣:观察记录中的妘妘、心怡和梦雅都在自己独立完成创作作品,虽然观察时间只有13分钟,但是据陆老师观察,三位女孩子一直在美工区进行游戏。
2.创意表达能力:观察记录中的梦雅是利用美工区其他小朋友未完成的作品继续完成,首先可以看到她的坚持性,其次可以看到她的游戏智慧,通过自己的观察,并进行游戏计划完成作品,并且作品的构图饱满,根据生活进行进行构图。妘妘是在昨天潇潇作品的基础上,进行了整合和添加,加入自己的想法和元素,作品呈现饱满。心怡借助支架图片,首先进行了猫头鹰的创作,在观察妘妘和梦雅的作品后,自己想到要进行构图的装饰,并分成了白天和晚上的作品,并告诉老师:猫头鹰只有晚上出来。
跟进:
1.材料支持:和幼儿交流还需要哪些材料支持自己的游戏,根据幼儿的需求及时增减材料,并进行材料的特性认知已经材料的归类摆放。
2.环境支持:将完成的幼儿作品进行展示,起到环境隐性暗示作用,并利用分享交流的形式了解这些作品的制作过程,以及制作前的计划与思考等。
3.个性化支持:教师以陪伴游戏者的身份加入美工区游戏,根据幼儿的能力差异进行指导,也可请能力较强的幼儿利用同伴经验进行游戏支持。
4.及时反馈:将自然材料的特性认知和幼儿游戏经验结合分享交流及时反馈,经验差异的互补,拓展幼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