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教师成长营>>陈华芳>>资源建设>>文章内容
孙亚琴:2021年10月观察记录
发布时间:2021-12-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华芳

魏幼观察记载表

班级   2班            日期(时间)   2021.9         观察者    孙亚琴         

观察对象

姓名:航航、轩轩

年龄:6

性别:

观察时间

第二周区域时间

观察地点:大2班益智区


观察目的

在游戏中遇到问题能坚持不放弃,尝试主动探索、同伴互学、反复练习等多种办法解决问题。

观察内容

观察幼儿在益智区“积木对战”这一游戏中的行为表现。

第一次:2021.9.6区域游戏时间。

游戏积木对战是本学期新投入的材料,航航和轩轩都是首次挑战这一材料。他们拿出材料仔细地看了说明,就开始游戏了。

1:两人认真对照图纸进行积木摆放。

2:航航摆放了一会儿后全部拿走,重新摆放。

3:航航越过图卡,看了一眼轩轩。

4:航航也在右边摆放了三个黄色积木。

5:航航看了一眼在旁边拍摄的老师,继续自己的操作。

6:航航仔细看图卡。

7:轩轩开心地告诉老师,我完成了。航航摁铃,并说:我帮他摁的。

8:航航调整自己的积木摆放,把黄色积木放到了左手边。


经过第一次挑战以后,我把“积木对战”这套材料和幼儿一起分享,引导孩子关注材料,数数积木有多少,观察题卡上有什么,猜猜游戏可能的玩法。对于图卡上的数字,幼儿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说是为了分类,红色积木就是1……有的说可能是代表积木的数量……渐渐的,游戏的玩法更加明晰。我还对材料进行了调整,拿掉部分带数字的题卡,只放了几张有数字的题卡。

第二次:2021.9.9区域游戏时间。

第二次挑战“积木对战”,有过一些经验:经过上次的分享交流,明白积木上的数字代表积木的块数,但是对于积木的“叠放”还没有经验。

1:游戏刚开始,两人都在平铺积木。

2:轩轩很快按铃说:我完成了。

3:航航越过图卡看了一眼轩轩。接着继续摆放,接着又看了一眼,再继续。

4:轩轩走到航航旁边,两人交流起来。轩轩说:我来帮你吧。于是两人一起摆放。

5:轩轩边看图卡边帮助航航摆放积木,看着看着,突然叫了起来:看,图卡上有数字!说完就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6:轩轩按照图卡上的数字叠放积木。

7:航航开始摆弄旁边的数卡。

8:轩轩很快再次完成了,并按铃。

9:轩轩走到航航旁边,再次帮助航航检查。

10:轩轩指着图卡上的数字对航航说:航航,图卡上有数字的,你看。航航看了看图卡,点了点头。

11:轩轩继续说:数字2就要放两块。说着就帮航航叠放了一块黄色积木。

12:很快,在轩轩的帮助下,航航很快就完成了,完成以后,两人交换检查。


解读分析(策略跟进)

对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大班社会领域及科学领域: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人际交往

愿意与人交往

有问题愿意向别人请教

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

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

主动承担任务,遇到困难能够坚持而不轻易求助。

科学探究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

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数学认知

感知和理解数、量及数量关系

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理解数与量的实际意义。

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能根据简单的示意图正确取放物品。

能辨别自己的左右。

 

案例中两名幼儿在游戏中,有问题时能通过模仿、学习他人,主动想办法,坚持完成任务。特别是航航,虽然一次次地推翻自己摆放的积木,重新开始,但是在过程中,能关注同伴的操作,在模仿和学习中反思、调整自己的操作。最后两名幼儿能通过自我检查、互相检查来完善自己的操作。在整个游戏中,既有同伴合作互学,又有竞争。

“积木对战”这套材料有36张题卡,不同的布局带来不同的挑战。根据挑战题卡上的图案摆放积木,第一个完成的为赢家,这套材料涉及到科学领域的探究、数量、形状与空间关系等核心经验。案例中的两位幼儿进行了两次游戏,时隔三天。第一次游戏,是材料刚投入区域的第一天,两名幼儿通过学习挑战说明书来了解规则,自主游戏。整个游戏过程中,两名幼儿没有关注到挑战题卡上的数字。在游戏后的分享交流中,我把“积木对战”这套材料和幼儿一起分享,引导孩子关注材料,数数积木有多少,观察题卡上有什么,从而推断游戏可能的玩法,利用生生差异进行经验互补。关于题卡上的数字,幼儿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有的说是为了分类,红色积木就是1……有的说可能是代表积木的数量……在经验的互补、思维的碰撞中,游戏的玩法渐渐更加明晰。从第一次的游戏中,我也发现可能太多的题卡会干扰幼儿的游戏,题卡上的数字对于刚升入大班的幼儿来说还比较有挑战,因此我对材料进行了调整,拿掉部分带数字的题卡,只放了几张有数字的题卡。在第二次的游戏中,轩轩明显对数字更加敏感,对“叠放”有经验,很快完成了挑战,而航航在轩轩的提醒下,在学习同伴的经验基础上,调整自己的操作,也很快完成了任务,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对接《发展常模列表》

大致年龄

情绪情感和社会性发展

相关观点或理论

5岁

自信

罗杰斯——自我概念的发展

基础阶段课程

斯金纳——行为主义

国家课程

仍然寻求成人的赞许。

和女孩、男孩合作游戏

表现出想做好的愿望,面对任务具有坚持性。

 

对接《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第三章:交往中的学前儿童心理学第三节:学前儿童的同伴关系。人际关系有两种不同性质的关系:垂直关系、水平关系。水平关系是指儿童与同伴之间的一种关系。而本案例中两位观察对象的关系就是属于水平关系。20世纪80年代,豪斯对儿童社会性游戏进行了观察研究,将它分为五个不同层次:平行游戏、共同关系焦点的平行游戏、简单的社会性游戏、共同意识的互补性和互惠的社会性游戏、互补和互惠的社会性游戏。依据书中的解释,本案例中两位幼儿的行为是共同意识的互补性和互惠的社会性游戏。轩轩在游戏中看到航航遇到困难时,会主动给予帮助,同时,他们共同参加对战积木的游戏,并互相学习、互相竞争。

 

支持策略: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轩轩对数字比较敏感,空间思维、对新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比较强,而航航在游戏中常常显得犹豫不决,目光的闪烁、随意堆叠积木、多次推翻积木重新开始等行为都能看出航航对于自己的不够自信,想要更多地去模仿、学习同伴,多次用目光寻求同伴、老师的关注和帮助。基于这些分析,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帮助、引导幼儿:

1、设置不同层次的关卡,挑战不同难度,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幼儿的需要;

2、擂台挑战赛:设置奖励,所获奖励可用于获取选择游戏的资格(自选、大家都想玩的);

3、关注幼儿的情绪,对于航航的不自信,我们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引导:

1)经常鼓励航航,放大其优点,经常当众表扬他,激发航航的自信心。

2)选择适合的绘本如《我喜欢我自己》、《胆小鬼威利》等,帮助幼儿建立自信心。

3)家园联系:和航航家长取得联系,和家长分享这一案例,并共同商量、制定相应的措施帮助航航建立自信。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