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班主任成长营>>沈彩虹>>成果展示>>文章内容
读书心得
程秋萍12月读书心得
发布时间:2021-12-30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黄金萍

读《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有感

《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是选取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特别是 90 年代以后世界课程与教学理论名著加以编译,以为东西方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对话提供一个“平台” ,在本书里,作者范梅南教授不时地例举出父母和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教师的教学经验方面的例子,不断地提醒作为教师的我们与自己所教的儿童间的“替代父母”的关系。 因为在学校里教师对其所管辖的学生负有像父母亲般的责任, 教师们对他们所教的孩子寄予希望, 能建立起对学生的深厚感情和喜爱。这就是要做一个受学生欢迎、爱戴的好教师。

一个好的教师究竟要具备哪些最基本的素质呢?来看一看书里的解释: 职业使命感, 对儿童的喜爱和关心, 高度的责任感, 道义上的直觉能力, 自我批评的开放性, 智慧的成熟性,对儿童主体性的机智的敏感性, 阐释的智力。 对儿童需求的教育学的理解力。 与儿童相处时处理突发事件的果断性……最后,幽默和朝气蓬勃也很重要。

书中谈到 “教学机智的表现方式” 时是这样解释的: 教学机智主要体现在与孩子们相处时的关心取向上。 这与其说是某种可观察到的行为表现还不如说是一种主动建立起来的关系方式。它可以表现为自身的克制,对孩子经历、体验的理解,尊重孩子的主体性,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情境中充满自信, 还可以表现为一种临场的天赋。 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到教师更多的是作为学生做人的引路者,学习的协助者、支持者、促进者,而不再是灌输者、控制者。把自己和学生看作是同样具有鲜活生命和人性尊严、 同样具有丰富情感和独立人格的生命个体。用自己的语言、沉默、眼神、动作、建立气氛以及树立榜样来加以调和的。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 可以用教师的两种眼神来比较一下, 一种眼神: 居高临下的冷静观察和判断的那种默然的分析性的眼神; 另一种眼神: 实际上建立接触并在与孩子的对话当中搜寻教育理解的那种同情、 支持的眼神。 前者仅仅观察孩子行为的眼神是将观察的对象 (学生)物化; 而后者机智的眼神则将对象主体化,让学生产生一种可以接触靠近的感觉, 从而使得师生之间建立亲密的关系成为可能。

读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要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多注意教学中产生的各种现象和经历因为教学机智就蕴涵在其中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