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班主任成长营>>林燕群>>成果展示>>文章内容
冯华1月学与思:研读“新基础教育”,促学生发展
发布时间:2021-01-15   点击:292   来源:原创   作者:林燕群

经常关注《班主任之友》的公众号,曾读过这样一句话,我就摘抄下来了。在学生面前,班主任的最好姿态,不只是一名有效的管理者,不只是一名同行者,更应当是学习的带头人。日本伟大的企业家稻盛和夫把人分为三种类型:自燃型、点燃型、阻燃型。自燃型:无须借助外力,自己燃起来;工作上自我驱动力强、积极主动做事,是企业渴求的人;点燃型:像火柴一样一点就着,通过别人的点,就会燃起来;是企业重点培养的人;阻燃型:怎么点都不燃,陶瓷材质;一直不燃就会被淘汰的人暑期,我读了有关教育教学和班主任方面的书籍读得最认真的就是“新基础教育”学生发展与班主任工作指导纲要》,一套书共5本,因为现教五年级,所以我重点读的是五六年级的这一本,内容很丰富,涵盖面广,其中有三点感触最深

一、 岗位建设与学习活动双并轨

对比五年级和四年级的岗位一览表,很明了地可以看出岗位设置的变化。删减了一些

类似监督员、提醒员、调解员的岗位,增加了学习结对小组老师、常规积累搜集员、学习检查员等,这些岗位大多与学生的日常学习有关。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在岗位工作中会出现“倦怠”现象,因此在岗位建设中不断拓展岗位内涵,提升岗位建设目标,是班级管理所需,是学生成长所需。这些岗位都有相应的评价标准,给学生明确的岗位定位。我在班级建设时,也会设置一些必要的学生岗位,一个月会评选依次优秀小干部,基本以口头点评为主,但是从来没有像这样,将岗位进行分级,并根据级别来制定评价标准。标准不是唯一,而是促进发展的一个阶梯。为让组织建设与学习活动互促并进,打消“因做岗而耽误学习”的顾虑,龙虎塘实验小学的顾慧芬老师的研究报告令我受益匪浅。她围绕“幸福作业暑假版”开展六个阶段的研究。老师、家长、学生的合作参与,使得这一研究活动全息体现着三者对暑假作业的理解、需求和向往,尤其是学生,因为成了合作中的驱动力量,他们的真实“视界”才得以真正融入。“幸福作业暑假版”呈现出极大的综合融通性:学校学习与家庭生活、社区生活融为一体;学科与学科之间知识能力综合介入;小队与个人共同提升……这种融通与独特使轻负高效、乐于体验成为可能。我们学校,每学期期末都会有相应的假期菜单,比如:寒假里的“雪花手册”、暑假里的“阳光手册”,但是我真的都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布置作业,试想一下,如果能去挖掘学习的资源,以假期手册为脚本,推向家庭、社区,跟着顾老师学习,制定一份别样的暑假作业版本,岗位建设与学习活动应该是双丰收。

二、 人际关系与班级环境不可分

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反映了其不一样的关注点,也自然形成了班级学生的兴趣组

合,构建了班级的新型人际关系。年级的学生对自己的“朋友圈”有了一定的标准,喜欢与能在学习、生活中给予自己帮助的同学交往,选择与心胸开阔、善于沟通、有幽默感的同学交朋友。如果所交往的朋友大度、善容忍、易交流,与他们交往时心情也更加放松,精神也更加愉悦。走进孩子们的课间活动,会发现他们其实内部已经建立了一个个小群体,也会发现有些同学相对会比较孤僻,不太合群。这个时候的班级环境尤为重要,班集体中有部分孩子发现这样的问题存在,会主动拉这位同学入小队,帮助同学融入到群体中,这样友善、团结的班级环境会给人际关系带来积极的、正面的影响。这个阶段的孩子还有一个人际关系特点,即开始关注异性。同学间也开始在私下讨论“谁喜欢谁”这样的话题。他们对于“喜欢”这个概念的认识和成人的理解有一定的偏差,和“欣赏”这个概念有所混淆,更多学生认为“欣赏某个同学”就是“喜欢某个人”,并没有什么成形的想法,仅仅对此类话题感兴趣而已。之前我们班级就遇到这样的一件事:早晨三位学生在教室里争吵不休,同学们飞奔我办公室,向我传来急报。调查情况:昨天陶同学在别的班门口大声广播,骆同学喜欢女生杨同学,骆同学认为这是污蔑,就找来死党李同学打算一早把陶同学揍一顿,禁止他乱传绯闻。因为之前看过这本书,其中非常详细地介绍了花园小学陈茜老师的班队活动案例,从中学了几招。首先了解班级男女生之间的矛盾,然后组织辩论赛:你们认为男生优秀还是女生优秀,说明理由。其次,让他们说说自己喜欢哪个人物,不喜欢哪个人物,点明这种喜欢其实是一种欣赏,是一种追求。对照优秀五年级学生具备优点,说说自身的不足。最后要懂得男生与女生要团结起来,发挥各自的优势,创造更具凝聚力的班集体。用了这样的方案解决同学们早晨的矛盾,一切迎刃而解,学生觉得自己的冲动、造谣,与班集体的凝聚力相比,自己觉得无地自容。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关注书中提炼的三大特性:保持对学生成长中男女生交往问题的敏感性;系列化班队活动中建构男女生交往的合理性,保持班级文化与男女生交往的良性互动。

三、 丰富活动与拓展外延相结合

本书中提到:“‘新基础教育’的学生工作是立足在具体的教育领域,将促进学生主动健

康发展,增强学生的生命自觉作为核心追求,综合开发本领域各类教育资源的教育活动。”学生活动也是学校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的、系列的、学生参与的各项工作的总和。这一章节中有几个班队主题活动颇为精彩。比如,“读出个性,秀出风采。”花园学校方东欣老师的设计亮点是围绕阅读设立社团:书海拾贝社团、论者无敌社团、以书会友社团、在线剧场社团。社团名称别具一格,活动更有意义。除了学校组织的图书漂流市场,还可以组织班级内部的漂流市场,以及班级与班级之间的手拉手图书漂流会。例如开展“二十四节气”活动,分为春花秋冬四个小队,活动则以挖掘、创新节日教育资源点出发,立足传统节日、发扬法定节日、辐射西方节日,让节日或纪念日这一独特的育人资源发挥作用。又如“三八妇女节”活动,可以分为四小队,不仅名称好听,而且层层递进,不断延伸为妈妈朗诵一首诗,给家中女性送祝福,给女老师送祝福,交流在社区宣传“三八”妇女节手抄报背后的故事。针对不同人群,还有不同的措施。从家庭、学校、社区三方面入手。并提前分好小队,各小队承担不同的任务。三八妇女节时,我们也组织了活动,主要是寻找“我的李焕英”,寻找妈妈以前的旧照片,讲述照片里的故事。现在想来,真的很肤浅,如果能向戈老师学习策划三八活动方案,懂得提前策划、拓展延伸,序列活动自然而成,学生也能在一个完整的活动中形成调查研究——策划形成方案——行动实践——反思重建的思维逻辑。比如,我们班级最近在搞团建游戏活动,比如接力赛,比如“321口令”游戏孩子们玩得很开心,我想我应该借此活动,学会策划活动方案,提前分小队,设计游戏,制定游戏规则,从班级游戏,到邀请其他班级参与挑战,到家庭亲子游戏,再延伸到社区,但是还没有具体的方案,需要后期斟酌完善。

    每一次的班级活动都是一次学习场,岗位建设可以与学习活动密切相关,班队活动可以与传统的节日、创新的节日有关,需要拓展延伸,需要有育人价值。读了这本书,让我在班级活动这方面有了更明确的目标和可实践的措施,希望在每一次的学习场中,能培养学生潜在的凝聚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