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艺术性工作,是一种塑造人的心灵,雕琢人的感情与性格的伟大事业。它是一个动态的结构系统。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任务艰巨,像个万花筒千变万化充满艺术。做班主任可以咀嚼到失败的苦涩,也可以品尝到成功的甘甜,经历一次次心灵的经历,所以我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充实、不断修炼的老师。班主任不好当,当好班主任不仅要有知识和管理技能,还要掌握一点有关心理效应的知识和技能,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心理效应》这本书中就介绍了班主任必须了解的各种各样的心理效应。下面我就以几个心理学效应谈谈自己的感想:
一、框架效应
心理学上把由于表达和描述方式的改变所导致的不同决策和判断的现象叫做框架效应。许多人深知“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同样一个意思,用不同的表述,收到的效益却大不相同,比如,你对你朋友说“祝你成功”就绝对比“祝你不要失败”好。所以对于班主任来说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尤其是本来就有些信心不足的学生,老师的积极鼓励可以带来莫大的鼓舞,老师的消极指责则可能会摧毁他的自尊,甚至导致习得性无助。还有,适当的幽默能够在班主任工作中发挥奇效。教师无论在处理课堂问题还是在进行知识教学时,适当的诙谐、幽默一下,就可以调节气氛,让学生感到心理安全、轻松、愉快,其思维自然也会活跃起来,再枯燥的知识学起来也就不累了,再棘手的问题在师生会心一笑中也会烟消云散。
二、破窗效应
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时隔不久,其他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破窗效应告诉我们,环境传递了强烈的暗示和诱导信息,环境中的任何一种不良现象一旦被容忍,这种不良现象就可能被无限放大与扩展,以至于环境大大变坏而一发不可收拾。在班级管理中就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破窗效应。班级管理中,一种小小的问题行为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这种情况就给学生们传递了一个错误的信息:相应的规则是不必认真遵守的。遵从这个规则的人自然就会越来越少,最终积重难返。“破窗”止于萌芽,对于那些看起来是偶然的、个别的、轻微的“过错”,班主任不能不闻不问、熟视无睹、反应迟钝或纠正不力,否则就会纵容更多的学生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对于学生偶发的“破窗”行为,应出手迅速,处理得当,将其止于萌芽状态。当然,每个学生都是在错误中成长的,不犯错误是根本不可能的事。班主任不要把学生的“破窗”看做一件严重的事,而是本着欣赏教育的心态去引导学生,给学生一个改正的机会。总之,班主任要重视破窗效应,预防破窗效应,但一旦出现“破窗”,要善于寻找教育的契机,成功维护班规与学风。
这些心理效应具旨在启迪班主任的智慧,更是要教班主任的关爱之道、管理教学的技巧,班主任必须以一颗关爱、友善、尊重、接纳和宽容的心态来使用它们,这样才能有效果。从这些看来当好个班主任真的是不容易啊!班主任要学的知识太多,责任太重,但如果掌握了班主任非常之道,则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就如鱼得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