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班主任成长营>>顾晓春>>成果展示>>文章内容
创意班主任,班级好管理(徐艳)
发布时间:2022-01-0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顾晓春

班级里有个小调皮鬼,总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嘴巴和手脚,天天有学生来告状:

郝同学今天骂我很难听的话。

郝同学把我的书扔地上了。

郝同学把我笔藏起来了。

郝同学今天上课睡觉了。

郝同学上课的时候传纸条了。

郝同学午睡的时候故意发出奇怪的声音。

……

哪天如果没人告状,就等于这一天没过完一样。

苦口婆心教育过,没用。毕竟是刚刚从小学上来的孩子,依旧自由散漫。找他谈话,很顺溜地承认错误,一转身出门,又违反纪律了。

谈话教育不行,又不能体罚。我绞尽脑汁,一筹莫展。

恰好下一周的国旗下讲话轮到我们班讲述“习惯的养成”,我灵机一动,郝同学特别喜欢表现自己,索性就让他在全校面前好好表现。

首先全班自编校园小剧本《习惯》,以郝同学为原型,讲述坏习惯转变为好习惯的故事。择优整理后,让郝同学排练。在不断地打磨节目的过程中,夸张的表演让郝同学越来越不好意思了。表演获得了圆满成功,当郝同学收获了欢呼和掌声之后,慢慢地,告状的同学越来越少了。我问他原因,他说,本来习惯当坏孩子了,突然这么多人都认识他了,不好意思坏下去了,然后又发现当了好孩子好处很多:得到的表扬多了,好朋友多了,想想还是当好孩子吧。

我窃喜不已。

参加成长营活动时,顾老师送了几本书给我们,我第一时间就打开了吴小霞老师的《班主任微创意》,细细阅读后,发现我的想法和书中的理念不谋而合。所以我用了三周的时间,完成了全书的阅读。对这本书中非常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进行了总结。

  一、微创意,兴趣高

  整本书记录了作者59个班级管理中的微创意,分成十个板块开学打造、活动的开展、常规习惯、家校沟通、早恋的处理、干部的培养、心态的调整、学习动力、自我管理、应考的技巧等方面。所有的创意作者都围绕着一个目的——兴趣。

礼物人人都爱,开学用一根棒棒糖就表达了自己的祝福,让学生亲近利用各行各业的家长资源让孩子们进行职业大体验,让孩子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梦想是什么让毕业的学生给学弟学妹们谈经验,说曾经的美好跳个草裙舞、走个猫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把无人问津的图书角开成“图书馆”,再请班级的重量级嘉宾,来个隆重的“开馆剪彩仪式”,每个人都签下神圣的名字在同学的作业本上写自己的作业,改掉不认真的毛病早自习变成赛场男女交往教育变身男神女神评选班干部选拔成了人才招聘……用一个个心理测试引出教育的内容。这些看似小小的创意,换了个包装,马上变成了崭新的模样,成了孩子们乐于接受的形式。

  从这些微创意中,我想到了两个词关注和爱。作者能从学生的心里出发,明白他们想要什么,明白现在流行什么,明白什么样的点子才能吸引他们,所以才深受学生的爱戴。所以我们应该走近孩子的生活和学习,蹲下身子和他们沟通、拥抱,用爱的名义,用爱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和接受。

  二、细操作,重落实

  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也经常闪现一堆堆有创意的做法和想法,和作者不同的是,想到了,却没有做到。

  本文的作者有了点子就会抓紧落实,不轻易让想法溜走看到孩子们大手大脚花钱,和家长们顶嘴,于是策划一次100元生存大体验的社会实践活动,说干就干,郑重其事地组队,给每个队伍发100元钱,并叮嘱这些是唯一的本钱,准时开始。当家长们抱怨现在孩子都不愿意家长话会顶嘴的时候班级开启了感恩母亲VIP活动,为母亲制订了家长VIP特权卡,自愿允许妈妈看日记,自愿允许妈妈管理上网时间;得知有不少孩子同一个时间段生日,策划一场没有生日蛋糕的集体生日会,还把这种爱用特殊的方式献给残疾孩子的家庭。面对男生顶撞老师的恶事件,作者想到了“男生要学会甜言蜜语”,要求学生把道歉信变成了“甜蜜”的自责。当时王宝强离婚事件引爆网络,因为时刻关注,让作者把这个热门谈资变成了思考人生的时事课,引申到学生的事件中和孩子们一起分析。用班干部的各种总结作为教育资源,现场进行干部管理的培训,在总结中强调过程性、积极表扬,提出具体措施等要求。用什么样的方式监督班干部,监督管理自己能让孩子比较容易接受,并觉得光荣,于是马上成立了自我监督会,限定人数,发布文件,宣誓表决心,定会规,像模像样。为了消除考前焦虑,跳一场劲爆的草裙舞,看一场悚然的恐怖片.

  三、重反思,提能力

  管好自己就会飞,所以对于一个孩子来说,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愿投入显得十分重要。可是谁不喜欢安逸,谁不喜欢能一觉睡到大天亮,谁不喜欢打着游戏看着电视一天又一天,谁不喜欢吃吃喝喝玩玩闹闹……作为一个大人,你尚且控制不住自己何况一个孩子呢

这本书的想法就是用各种方法让孩子自己想通。做一个游戏“让扑克回家”,每一组都激烈地进行交流、互动、换牌,有指挥的,有行动的,甚至有抢的,最后输贏分晓,结束了吗没有,游戏的目的就是给大家一种体验,以提供思索的力量,要让孩子们自己思考、讨论明白什么叫规则,明白只有互相鼓励的集体才能建设好……期末放假人人都想得到奖状,不如你想得到什么奖状你来写,当然要得到你要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弱点,还要自己给自己制定公约,你有多渴望你就会有多努力。

100元的生存体验结果大家都亏了,亏多亏少一目了然,分个胜负不如总结一下,算算账,为什么没有人请孩子们工作呢不就是能力还不足吗孩子们自然明白了学习才是目前的天职,也明白了大人挣钱的不易。把问问题比喻成吃饭,想要吃好一顿饭,大家都能一一道来,那么就请套进问问题的情境中吧,什么问题有意义,什么时候问效果好,问谁,怎么问能得到解决?一步步引起孩子们的思考,激发孩子问问题的冲动,因为没有谁是不用吃饭的。每天的日常学习要进行反思,每次考试要进行反思,做错事要进行反思,体验过后要反思,成功要总结,失败要反思,活动结束要反思……成长是自己的事,别人无法代替,与其要别人来监督,不如自己主动成长。

引导孩子思考的过程其实也是老师的一种成长,总能在一次次的总结和反思中真正看到孩子学到了什么,得到了什么。

这本《班级微创意》同样也引导了我的成长,让我坚信,虽然班级管理中问题多多,但是只要我们拥有工作的热情,对孩子的倾情,对学习的钟情,我们必然也会智慧多多,创意多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