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推进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建设,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课程意识,通过分享课程实施经验,进一步提升教师实施课程的能力。1月20日上午,汤庄桥幼儿园在会议室开展了课程故事分享会活动。本次活动由巢艳老师主持,各年级组分别推举了两例优秀课程故事进行分享。
小一班和小六班基于幼儿自主穿衣的共性问题开展了《独当“衣”面》、《我和穿衣服的较量》的课程故事。两位老师都基于《指南》,利用谈话活动、支持性环境和材料、家园和作等方式有效推动幼儿解决“如何区分衣服的里外”、“拉链如何拉”、“穿衣小技巧”等问题,使孩子不断尝试自主穿衣、独立、相互帮助,体验生活自理的快乐。
中二班和中四班通过一日生活中对大班的随机探访,萌发了孩子挑战自主进餐和自主签到的愿望,开展了《自主用餐生活》、《自主签到》的课程故事。在课程推进的过程中,老师们细致观察,敏锐捕捉孩子每一阶段的问题和需求,及时通过谈话、现场支持、提供多元材料的方式帮助幼儿自主解决问题。
大一班和大五班两位老师追随孩子的脚步,从幼儿生活实际出发,开展了《乱中有序的散步》、《我和吸汗巾的故事》的课程故事。在活动中,把自主权和选择权都还给孩子,鼓励幼儿用绘画表征、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自主管理。老师们依据《指南》退后观察、以观察量表、表格等形式及时记录孩子出现的问题,陪伴孩子共同成长。
课程故事分享后,谢芬、朱双萍、张莉、谈丽花、吴莎莎、黄丽等六位老师谈论了各自的聆听感悟和建议。
最后,陈莉副园长对本次课程故事分享活动进行了总结和提炼,指出今天活动中老师们都化身为讲故事的达人。课程都来源于孩子的生活,对于孩子的问题和困惑,向书本求教、专家指导、教研等。借助虞永平教授的话语:“课程在我们有的生活中,在行动里,在发现和问题里。”在后期的课程开发和利用中,需要老师们把步子放慢,把孩子放在中间,把《指南》当做圣经。
课程故事是一种回顾,一种反思,一种研究,也是一种分享。本次课程故事分享会,给予了老师们在后续课程推进中一些新的思考,相信老师们会继续顺应幼儿成长节奏,追随幼儿兴趣需要,生成有价值、有意义的课程,促进幼儿深度的学习与发展,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撰写:贺颖慧 摄影:朱双萍 审核:朱双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