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已从家事上升到国事,以法带娃的时代已经到来!”随着精彩的开场白,顾锡宏校长的《家庭教育指导,德育重要课题》讲座开始。顾校长从《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背景、目的与意义开始娓娓道来,明确了家庭教育的概念,讲述了家庭教育的根本任务,结合生活案例精彩阐述了“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不时引发我们的共鸣,陷入深思。最后,顾校长还帮助我们厘清了《家庭教育促进法》和核心理念,希望我们能深入学习,并且在工作中指导家长。
“亲爱的老师们,班主任大赛赛什么?怎么赛?”齐学红教授的《基本功大赛与班主任素养提升之带班育人方略》开讲啦!齐教授从看见自己:班主任专业基本功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关联开场,讲述了什么是班主任专业基本功、加强六项专业能力建设、问题意识来自哪里?——批判反思意识、基本功大赛内容解析等方面,结合详实案例向我们讲清了答题思路、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班主任的专业素养如何体现,最后总结:树立班主任工作的系统思维、整体思维:.如果说育人故事更多的指向学生个体,要体现班主任育人工作的情境性、复杂性;那么带班方略则是面向集体、针对集体开展的教育,应体现班主任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二者之间是点与面的关系。
“亲爱的小伙伴们,一晃我们已经走过三年,这三年来我们一起学习,共同成长……”“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的陈老师带着我们开始“收获与成长——陈亚兰市特级班主任成长营”的论坛活动。
陈小丽老师:每一位班主任,都兼任老师和父母双重身份。不管是哪种身份,是哪种教育,都应该做到“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今天的学习,让我收获颇丰,值得细细品味:“幸福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好的家风离不开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专家顾锡宏校长在《<家庭教育促进法>精神解读》的讲座中告诉我们:家庭教育变成了“以法带娃”、“家事变成国事”;家庭责任要明确三点: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家长应该在孩子0—6岁时培养好孩子的习惯,树立孩子的正确三观。顾校长语言风趣幽默,善于列举数据讲解故事,让在座的班主任们不知不觉中,明确自己身上肩负着宣传并帮助家长做好家庭教育的责任,家校协助,共同促进学生成长。南师大齐学红教授在讲座《班主任专业基本功与素养提升》中指出:班主任要看见自己,班主任专业基本功与班级日常生活的联系,要加强六项专业能力建设。还为班主任传授了怎样撰写带班育人故事,怎样撰写主题班会的设计流程。作为一位班主任,应该明晓:我们虽然不一定有机会参加班主任基本功比赛,但专业素养的提升是我们永远的追求,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修炼。
陈素云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今天顾锡宏校长用一个个血淋淋的案例道出了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也引起了全社会的重视与反思。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这也就意味着家长要依法履行对孩子的教育责任,依法对孩子实施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试问,如果每个家长都能把培育孩子当成人生大事来对待,让孩子全面健康成长,将是孩子之福,国家之幸。作为教师的我们要不断地用专业的知识去引领家长懂法、学法、用法,努力构建家校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实施家庭教育有法可依,同样提高班主任的专业水平也有标可参照。这个标就是班主任基本功比赛的标准,我们可以参照着比赛的要求努力提高自己理论素养,学会撰写育人故事、带班方略和设计主题班会,在不断对标的过程中发现不足,努力弥补,看见自己、学生和家长。
做了21年的班主任,在外人看来,我的班主任工作已经做得游刃有余了,班级的常规管理、活动开展、家校沟通都成果显著。但自从加入陈老师的班主任成长营,在专家的引领以及小伙伴们的经验分享中,我发现自己在班级建设中还有很多不足,同时也意识中课题研究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抓手。
课题一:班级建设与学科整合的策略研究提升了师生的领导力
班主任大多由语文老师兼任,而为了满工作量,有时往往还要教得法、综合、校本等学科。繁重的教学任务、班级里经常出现的周而复始的小问题,经常会搞得我焦头烂额,后来在陈老师的建议下,进行了班级建设与学科整合的策略研究。我和孩子们按照主题一起梳理了我们课本上可以用作教育人的一些文章以及可以采用的一些方法。于是班会课前他们会收集班级近阶段突出的问题,然后自主策划,进行化解矛盾,思想提升。
课题二:自组织共同体的构建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同时也推进了家校协同育人
作为一个老班,策划活动还是非常拿手的,活动反响也很好,家长们也非常开心,不需要他们过多的介入,孩子们就能有很多的成长。但每次听了龙虎塘小学的幸福玩伴团以及隔代互学共学都让我眼前一亮,原来活动还可以这么稿。于是一个个自发组织的假日小队应运而生了,尤其是在双减背景下,他们活动的频率更高了,家长们参与的激情也越来越高。总之,课题研究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行走方式、发展方式。
潘虹老师:顾锡宏校长的《家庭教育指导,德育重要课题》,既有法律精神的解读,也有家教案例的剖析,引发班主任立足本职岗位去思考《家庭教育促进法》的价值意义。边学边思,脑中出现了一个词——生命共同体。学生、教师和家长三者是不就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个共同体要良性发展,要更好地实现育人价值,需要观念的认同,行动的一致和力量的无穷。而《家庭教育促进法》,就保障着共同体的发展。作为班主任,专业的教育人,我们在明白“好父母胜过好老师”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盲点、视觉盲点、行为盲点,都需要别人点拨。我们自己尚且如此,何况是非专业的教育人——家长呢。班主任需要,也有责任去的帮助和指导家长,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我们可以借助校级层面家长学校的课程,去让家长系统长程地学习;也可以组织家教沙龙,让家长在经验分享和答疑解惑中互学;还可以组织家长共读,开展亲子活动等等,一点点唤醒家长承担家庭教育主体责任的自觉,赋能学习型家长。《家庭教育促进法》是一束照亮新时代教育的光,这一束光引领着各方教育明晰边界,清晰责任,携手并肩,互学共进,滋养生命朝着幸福灿烂的明天生长。
陈旭琴老师:围绕“收获与成长”这个主题,回顾这三年在陈亚兰市特级班主任成长营的学习生活,我想了一下,觉得最适合我的词是“改变”。不记得是在哪本书里看到的三句话此时此刻特别契合:那些看似是人的问题,实际上是环境的问题;那些看似心生抗拒,实则是方向不明;那些看似懒于改变,实则是因为缺乏动力!有的时候改变很简单,就好像减肥,你只需把全脂牛奶换成脱脂牛奶一样,改变最为关键是的决定你的环境、方向和动力。我是水瓶座,水瓶座是一个充满好奇,向往自由,不断创新的星座,2020年1月,作出想加入成长营的决定就是我重新步入班主任工作后作出的第一个改变。就为闲不住!
实践:有了方向和动力,在成长营领衔人陈亚兰校长的指导和引领下,和一群优秀的小伙伴一起在成长营的这三年的学习生活,是一次十分美好的旅程!令我心生敬佩的是陈校长能春风化雨却有坚定有力地让每一位老班找到自己的亮点,制定关键的举措,为我们指名目标。
都能将自己的班级管理的实践经验与大家分享,让每一位生在一线的老班都能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情怀在学生心中植根。
调整:这三年,和小伙伴共同学习和实践中我也如愿评上了高级班主任,接下来的脚步打算稍作调整,考虑缩小改变的幅度,一步一个脚印。
终身成长:作为班主任要有终身成长的心态,通过学习改变自我。不要固定自我。相信拥有成长型心态的人,发生改变也会容易得多。从而去影响他人。新学期,计划继续带好自己在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室,把学校的青年班主任带好。
最后,我想说除了工作上的改变,我也在身体健康上面同步做了改变。大家也改变一下自己健康生活的理念。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但我想用我自己的亲身经历大家,当我三年前老眼昏花,血压飙升的时候,我就开始跑步了!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的身体机能有了很大的改变。
所以,如果你愿意,我愿意做那个推你一把的人!和我一起,跑起来吧!
洪燕老师:常州市开放大学顾锡宏校长带来的《家庭教育促进法》精神解读,让作为家长和教师的我感触颇多。顾校长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结合大量鲜活的案例,列举当下学生成长过程中呈现的诸多问题,抽丝剥茧般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让现场老师频频点头认同。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上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作为家长需要不断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这部《家庭教育促进法》我们每个家长都要好好研读。除了关注孩子学习,更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构建和谐的亲子关系,让家庭成员拥有幸福感。家庭教育没有固定的章法可循,作为家长我们要且行且摸索,做好孩子的“镜子”,给孩子正面的模仿榜样,争做优秀家长。作为教师,要加强家校协同育人,力争多给家长提供有益的家庭教育资源,启发家长重视家庭教育。
南师大齐学红教授围绕班主任基本功大赛的细则,深入浅出的阐述了班主任的素养养成,以及育人故事、带班方略和主题班会该如何撰写。我意识到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太缺乏系统性的思考与谋划,缺乏对育人理念的提炼,也没有认真反思自己的带班方略是不是还有更优的打开方式。所以,往往班级管理没有章法和主心骨。今后,我需要在这些方面好好努力。
撰稿:蔡涵钰
摄影:张曙贤
审核:陈亚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