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龙虎塘街道中心幼儿园幼儿观察记录
(个案追踪:搬东西的小蚂蚁)
观察对象:MSY、CXC、ZYQ 对象年龄:4周岁 观察者:季金亚 观察地点:彩虹跑道旁 观察时间:2022.4.20 观察目标:了解幼儿能否根据观察到的内容,提出自己的想法。 观察内容:幼儿发现小蚂蚁的洞穴,搬运“粮食”喂小蚂蚁,并观察小蚂蚁如何搬东西。 观察背景:户外活动时,MSY和几个小伙伴发现了彩虹跑道的角落里,有一个个土堆起来的小山丘,他们仔细观看,看到了小蚂蚁在爬来爬去,身上背着白色的小点点。大家热烈地讨论着小蚂蚁在干什么,喜欢吃什么,并来回去采摘叶子给蚂蚁吃。 | ||||||||||
情况描述: 一、发现蚂蚁,给蚂蚁找食物 今天的户外活动,我们来到了足球爬网,中途休息喝水时,MSY和CXC两个小朋友蹲在跑道边,小手指着一堆像小山丘一样的土。 CXC:这里有洞洞,这里也有一个。 MSY:这个洞洞是什么呀?咦,看,有蚂蚁。 CXC:这个是蚂蚁洞,小蚂蚁从这里面出来的。 这时候,ZYQ小朋友也走了过来,他也看了看蚂蚁洞,小手一背,说到:“我知道蚂蚁的洞穴,它们的家在下面,它们把吃的东西藏到地底下的洞里。” CXC:那小蚂蚁吃什么呢? MSY:小虫子都吃树叶,我们去找点树叶给它吃。 于是,MSY跑到围墙旁边的绿化带,从小树枝上采下一片绿色的叶子,跑过来放在土的边上。嘴巴里说着:“你吃呀,你吃呀!” 见小蚂蚁没有爬到树叶边上,MSY又跑到绿化带旁,这一次,她伸手拽了好几片叶子,分别握在两只手上,再次跑回来,把叶子放在了蚂蚁的旁边。可是小蚂蚁还是没有来吃绿色的叶子。 ZYQ:(看了看自己手上的枯掉的叶子)小蚂蚁肯定喜欢吃这种脆脆的叶子,你看,它都有声音(把枯叶子掰碎),我也喜欢吃脆脆的东西。 说着,他也把手上的枯叶子放在蚂蚁的洞穴旁边,可是蚂蚁还是没有出来吃。于是他也跑到树下,抓了一把枯叶,然后又想抓一把,可是手上拿不下了,他就把手上的叶子塞进了裤子口袋里,然后手上再抓了一把,高兴地跑了过来。把口袋里地枯叶拿了出来,在蚂蚁的洞旁边围了一圈,观察蚂蚁有没有吃。
二、观察蚂蚁,发现蚂蚁搬东西的特点 小朋友们找来的树叶,小蚂蚁都没有靠近,它们猜想估计小蚂蚁不喜欢吃树叶。有点失去兴趣。这时,CXC在旁边又发现了一个蚂蚁洞,而且上面又好几个小蚂蚁,还有两只别的小虫子,一只在动,一只不动了。 MSY:小蚂蚁怎么爬在这个小虫子的上面呀,它们在玩游戏吗? 其他小朋友没有回应,认真地看着。 CXC:有只小蚂蚁爬到这个小虫子身上,然后又下来了,它的头上有一个小小的、白白的东西,那是什么呀? 因为那只小虫子是黑色的,但是小蚂蚁搬下来的却是一个小小的白色的东字。小朋友们都不得其解,转过头来问我。 我:蚂蚁是杂食性动物,它会吃植物,特别是甜的水果。它也会吃肉。 ZYQ:那它是在吃小虫子身上的肉吗?然后把它身上的肉搬到它的洞穴里去藏起来。 MSY:那小虫子是黑色的呀,那个是白色的呀? 我:你们看过《蚂蚁和西瓜》这个故事吗?小蚂蚁发现了一块西瓜,它叫来了它的同伴,然后每人一点一点地搬到洞穴里。 MSY:那小蚂蚁是在把虫子也分了小小的,一点一点地搬到动里吗? ZYQ:一定是小虫子太大了,蚂蚁搬不动,它才会分成小的,一点点的搬。 CXC:对,它们搬不动,一整个虫子它们搬不动,所以分成小的。 ZYQ:那《蚂蚁和西瓜》里面,它们也能一起很多蚂蚁搬一块大西瓜的呀? 我:哦,那个搬的方法也可以啊,要是这里也有很多很多的小蚂蚁,它们应该也可以一起把这个小虫子抬起来,搬到洞里去。
三、查阅资料,了解蚂蚁是怎么搬东西的
教师支持:回到了教室,几个小朋友还在跟同伴讲着刚刚看到的小蚂蚁,刚好到了区域时间,我就鼓励他们去与机器人对话、提问,找到关于“小蚂蚁吃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同时在语言区找出《蚂蚁和西瓜》这本书,让小朋友去感受小蚂蚁把大的东西分成小的来搬运,或者很多蚂蚁一起合力搬运大的西瓜这种方法。 MSY:(按住机器人对话按钮)蚂蚁喜欢吃什么? 机器人:蚂蚁是杂食性动物,更喜欢吃肉类…… MSY:蚂蚁有几只脚? 机器人:蚂蚁有六只脚。 MSY:蚂蚁怎么搬东西 机器人:发现食物,传递信息。蚂蚁找到食物不能独自搬运回去时,就会很快地返回蚁巢,纠集许多同伴来共同搬运。小的东西,蚂蚁直接用嘴咬着走。 ZYQ:原来是这样啊! | ||||||||||
解读及建议:(从三个版块进行解读分析) 一、情况分析: 1.小班幼儿情感丰富,可爱的小蚂蚁会引起他们极大的注意,在观察种,发现蚂蚁的行为特点,通过借鉴生活经验,对小蚂蚁的行为进行猜想,并积极寻找答案,充满好奇心与探索的积极性。 2.在刚发现小蚂蚁的时候,幼儿聚焦在蚂蚁吃什么来进行观察和猜想,然后发现蚂蚁搬运的行为,联系之前看过的绘本,发现蚂蚁搬运的方法,产生兴趣。 3.幼儿对蚂蚁的触角、习性,蚂蚁喜欢吃什么,蚂蚁的洞穴是什么样的,还有很多的兴趣,一次观察不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我们可以通过班级延伸活动,支持幼儿的兴趣生发。
二、指南依据;
三、图式分析 幼儿在猜想蚂蚁爱吃什么之后,热衷于从角落里把树叶捡来喂蚂蚁,在ZYQ拿很多片树叶的时候,他会把树叶塞进口袋里,再跑过来将物品放在蚂蚁洞口。幼儿这种把物品从一个地方一道另一个地方,用手拿或用口袋携带物品,然后再将这些东西堆放到蚂蚁洞口边,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幼儿行为的搬运图式。 幼儿能在物品多的时候,想到装到口袋里来运过去,这是不同的运输方式,他能通过对材料增多而思考手上是否拿得下,或者通过增加运输工具,从而增加材料的运输,思维得到拓展。 而幼儿在观察到蚂蚁把大的虫子分开成一点点的来运输的时候,又联系绘本,拓展思维,认识到在搬运过大的东西时,可以把它分成小的部分,多跑几趟来运输。反向的思维,也提高了幼儿的生活经验。 教师可以在教室增添相类似的游戏材料,让幼儿借助于“蚂蚁搬家”的方法来尝试,将其迁移到生活种。 四、指导策略: 1.支持幼儿的兴趣发展 小动物是幼儿非常喜欢并亲近的,在观察蚂蚁这一主动活动产生之后,我们可以与幼儿聊聊他们知道哪些关于小蚂蚁的知识,还想了解小蚂蚁的什么?鼓励幼儿去表达自己的认知并分享给小伙伴,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问题,寻找可以探究的内容,通过资料查询、持续观察来获得新的认知。 2.鼓励幼儿通过实践验证自己的想法 幼儿对新事物的认知,要从操作、探索中来,而不是成人的告知。我们要鼓励幼儿大胆地猜想:你觉得小蚂蚁喜欢吃什么?你去喂喂看、你认为小蚂蚁有很多只脚,那就拿起放大镜去观察……幼儿通过反复实验、仔细观察,就能获得新的经验。 3.抓住时机,创设条件让幼儿做实验 天气热起来,小动物活动的频率越来越频繁,这也给幼儿观察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多接触大自然,能让幼儿获得不一样的成长。我们可以在户外活动的时候,带一些放大镜、容器等,让幼儿去观察,或者把小蚂蚁带到教室里来继续观察。 4.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经验,尝试项目小组活动 幼儿的兴趣点不同,关注的内容也不同。我们在观察的时候,可以鼓励他们仔细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后大胆地与同伴分享,交流竟然,这样幼儿的活动成果可以得到扩散,初步尝试项目小组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