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幼儿园儿童观察记录表
观察对象:孙霖希 |
观察者:郑静 |
观察时间:4月21日上午8:20——8:45 |
观察地点:小山坡区域 |
观察人数:5人(重点孙一人) |
观察目的: 幼儿在游戏中游戏行为的解读 |
观察内容: 1、幼儿在该区域中的探索发现行为是怎样的,他们有怎样的游戏目标。 2、幼儿在区域中的合作、交流情况是怎样的的。 |
观察背景: 1、幼儿对于小山坡非常熟悉。 1、 小山坡在建造的时候留有许多的石块在泥土中,一部分露出来了。 2、 疫情下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户外活动,游戏的伙伴都是自己班级熟悉的孩子。 |
事件描述: 霖宝(蓝衣男孩)和同伴赫赫(红衣男孩)、浩浩(黑衣男孩)在小山坡上游戏,他们发现土坡里面有一块比较大的石头,他们手里拿着小石块、木块在挖大石头周围的泥土,慢慢的,大石块露出地面更多了。霖宝一边挖一笔说:“挖出来,挖出来,把它挖出来。” |
在持续挖了有五分钟之后,霖宝还是很快速挖着大石头旁边的泥土,他右手拿着小石块在大石头的边沿挖,左手马上把挖出的小泥土推到一边。一边还说着:“我们一定要把这一块恐龙化石挖出来。”后来,霖宝两只手各拿了一个小石块,左右手交替着在大石块周围挖泥,速度也非常快。 |
挖了大约有十分钟之后,大石块有一大半露出了泥土面,孩子们想要把石块搬出来,可是石块比较大,在泥土里还是纹丝不动,霖宝离开了一会儿,跑到山坡的另外一边,从地面上捡起来一个小一点的石头,对着同伴们说:“有发现,你们看,我发现了一个蓝色的恐龙化石。” |
在男孩们持续挖了有十几分钟后,同伴的两名女孩子(涵涵和悠悠)也走了过来,他们也开始帮着一起在大石块的周围挖泥。赫赫把之前挖到的一些不大不小的石块集中在一起,说,这是我们今天挖到的恐龙化石。挖大“化石”的工作还在持续着! |
对话与交流 幼儿:老师,我们在这儿发现了恐龙化石。 教师:真的挺像的,你想要干什么呢? 幼儿:我们都要把它们挖出来,这一块最大。 教师:嗯,可以。挖出来看看这些石头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
分析解读: 1、《指南》科学探究的目标有三条: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3、在探究中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其中第一条目标中亲近自然,喜欢探究这一条核心目标体现对幼儿好奇心和探究兴趣的高度重视。可以用“好奇”、“好问”、“好探究”三个关键词来概括。 结合观察表现,这一群幼儿对山坡上泥土中凸显的外面的石头充满好奇心,想要通过自己的方式挖出来仔细看看究竟是什么,是不是他们认为的恐龙化石。他们内心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该怎样挖出来,于是想用各种方式挖石头,他们尝试借用工具,有的用石块、有的用木条,特别是孙霖宝小朋友,他一只手拿石头挖还觉得慢了,用两只手拿石块开始挖。这些都体现了他们想用各种动手动脑的方式解决问题和寻找答案。 2、《指南》中社会领域中人际交往目标中提出:“能够共同活动使其社会性发展中地重 大进步,它意味着幼儿地目标意识,合作意识,沟通能力,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程度地发展。” 结合观察发现,在本次游戏中,多名幼儿目标明确(想要挖出大的石块),共同合作,围着一块大石头想要把它挖出来。虽然人数较多,但是没有吵闹,直到有女生加入,她们仍旧保持很好地合作状态。
|
支持跟进: 1、游戏后交流分享:将本次游戏地照片展示到全班,让参与游戏地幼儿都来说说今天地游戏情况,了解每个参与幼儿的内心想法。 幼儿:我们发现了很多地恐龙化石。 幼儿:有不同颜色的化石。 幼儿:不是化石,化石上面有恐龙的骨头。 教师:怎样的化石呢?你们先去调查了解,我们下次来再来交流。 同时教师给于这群幼儿鼓励,表扬他们今天再户外游戏中的种种表现。(关于探索和合作) 2、家园沟通:与霖宝妈妈进行微信沟通,将图片发给妈妈看,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方式和内容,感受到教师的用心和幼儿的进步快乐,理解更科学开放的游戏化的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