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幼儿园(国宾花园园区)幼儿观察记录
观察对象:LL、HH、DD,3位参与浇水的男生 对象年龄:大班 观察者:周婷玉 观察地点:户外种植区 观察时间:2022.5.12 观察目的:了解幼儿养护种植园情况。 观察内容:大班几个孩子从种植园中部一路浇水到东部整个过程。 观察背景: 疫情过后,种植园的植物因长期无人管理,杂草丛生、还有很多植物缺乏营养早已枯萎。为此,孩子们复学后开始了种植园的重新补种和养护。我园的种植园紧靠户外游戏场地,种植园十米处就是一个大型蓄水池。每天晨间户外活动时,幼儿会主动为植物浇水。游戏时,也常常来种植园观察植物生长情况,并用绘画的形式做好记录。 |
观察信息: LL蹲在蓝色水盆旁边两手拿着红色漏斗的把手,红色漏斗上面叠加了一个黄色漏斗和一个红色漏斗,HH正在往水盆中倒水,看到HH倒完水后DD也用两手抓着红色水桶的两边把桶口往下倾斜,把水倒入LL手里拿着的三个叠加的漏斗中。两人倒完水后,站在旁边用眼睛看着漏斗中的水形成了一个漩涡旋转着往下流淌。 紧接着DD也蹲了下来从LL手中接过了漏斗看着水流。几个孩子倒水、看漏斗中形成的漩涡、再倒水、继续看漩涡。这样的动作重复了几次。其间,他们调整了漏斗的位置。从刚开始LL一个人手拿三个漏斗,到DD拿漏斗,然后几个人每人拿着一个漏斗,镂空叠在一起,形成一个流水景观。LL拿着手里的漏斗站了起来,水流也随着他的站立变得更长了。DD说:“是尿尿额!”说着用手里的竹筒去接留下来的水。而后,又把水洒向了种植园中。 完成几次浇水后,DD搬起蓝色水盆一路向着种植园的东面飞快地跑去。LL和HH紧随其后,他们在已经成熟的青菜地里停下来了脚步。DD拿起竹筒从水盆中舀水浇灌已经成熟的青菜种杆 。 HH拿起漏斗浇水,边走边浇。与此同时,LL蹲在地上整理物品,他将水盆里的水倒入自己的蓝色桶里。然后也加入了浇水行列。 在场地教师的提醒下,他们知道了成熟的种子是不用再浇水了。于是,他们整体迁移到了东面的植物处,开始为植物浇水。 |
对标指南: 健康:目标3 手的动作灵活协调:能使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 社会:目标1愿意与人交往:有高兴的或有趣的事愿意与大家分享。 目标2 能与同伴友好相处:能想办法吸引同伴和自己一起游戏。 活动时能与同伴分工合作,遇到困难能一起克服。 目标3 具有自尊、自信、自主的表现:能主动发起活动或在活动中出主意、想办法。 目标1 近自然,喜欢探究:探索中有所发现时感到兴奋和满足。 目标2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前后的变化。 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目标3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能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 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护环境。 分析评价: 案例中,表现了两个游戏场景。一是幼儿玩水,在探索活动中,了解不同流速的水通过漏斗时形成漩涡的大小,以及水流通过不同工具形成的不同状态;二是幼儿给植物浇水,引发了一个问题,已经结果的植物还需要浇水吗? 户外自主游戏给了幼儿自主决定、独立做事的机会和空间。他们能够在游戏中自主选择材料、自由结伴开展活动。本案例中幼儿就是在这样的空间和环境中,自由、自主、愉悦的参与游戏。在给植物浇水的过程中,探索水流与工具的关系,发现水的秘密。 作为教师应该支持幼儿在接触自然、生活事物和现象中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通过户外活动,种植饲养等活动能够很好的帮助幼儿感知生物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以及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的过程。期间,教师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和适宜的工具,支持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探索是极为重要的。活动中,幼儿使用的工具有水桶、盛水盒子、竹筒、漏斗等。每一个烧水的工具都有其特性,幼儿在于工具的互动中也在积累经验,丰富感性认知。 策略改进: 指南科学领域建议成人应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支持幼儿自发的观察活动,通过提问等方式引导幼儿思考并对事物进行比较观察和连续观察。因此,在发现幼儿在给已经成熟的青菜杆浇水时,教师可以引起幼儿思考并比较观察,了解植物生长期与成熟期两种阶段的差异。 因此,在活动结束后与幼儿共同探讨这个话题。在查看图书、视频、请教成人后,他们得出结论,已经成熟的植物是不需要再次浇水,而是需要阳光的照射,当达到最后的成熟期时,种子会自己炸开。孩子们也非常期待这一时刻的到来。后期,需要跟进的是对于成熟种子的观察和记录。 针对幼儿玩水游戏跟进,抓住漏斗中形成的漩涡引发幼儿积极讨论。他们发现,家中水池放水时也会形成漩涡。电视里面发生海啸也有漩涡产生。为此,他们正在探索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