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村中心幼儿园大(4)班区域游戏观察记录表
一、集体观察
观察目的:观察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
观察者:陈洁
观察信息:
区域名称 | 人数 | 游戏材料 | 是否有合作 | 情绪状态 | ||
男 | 女 | 愉悦 | 一般 | |||
阅读区 | 1 | 2 | 绘本书籍、你做我猜 | 是 | √ | |
美工区 | 3 | 1 | 树叶创意画、超轻泥做春天的美景 | 无 | √ | |
科探区 | 2 | 2 | 小灯泡发光记、磁铁拼搭、造纸术 | 是 | √ | |
益智区 | 2 | 2 | 五子棋、自然物平衡 | 是 | √ | |
建构区 | 2 | 单元积木 | 是 | √ | ||
自然拼搭区 | 2 | 石头、树枝、树叶、木块等自然材料拼搭冬天的树林 | 是 | √ | ||
自然角 | 1 | 1 | 观察、照料小动物植物 | 是 | √ |
二、个体观察
观察对象:肖涵杰(J) | 对象年龄:6岁 | 观察地点:教室自然角 | |||||||||||||||||||||||||||||||||||||||||||||
观察目的:观察目标幼儿在游戏中的观察探究能力 | |||||||||||||||||||||||||||||||||||||||||||||||
观察内容:观察目标幼儿在游戏中能否观察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与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 | |||||||||||||||||||||||||||||||||||||||||||||||
观察背景:了解金鱼的外貌特征,但并没有仔细观察过和一起分享过 | |||||||||||||||||||||||||||||||||||||||||||||||
观察实录:
| |||||||||||||||||||||||||||||||||||||||||||||||
分析与评价:(结合指南指标进行评述) 对接指南:
分析与评价: J和T两人在观察金鱼的过程中,通过使用工具:放大镜、铲子来观察金鱼。J主动地交流自己的发现,T在游戏过程中负责寻找工具,两人还是有自己的任务。但是在观察过程中,J的几次掰开金鱼的头以及嘴巴来观察金鱼的具体部位,对这种具有强烈的探究欲但是又要保护动物的初衷和意识还是要跟J进行交流,如何利用保护动物的前提下安全地观察小动物,这是可以后期进行分享与交流。 后期跟进: 环境支持 从小班到大班的自然角,金鱼一直存在于自然角的养殖区,而今天这样的个案也是孩子们对于金鱼这种小动物的强烈探究欲望,金鱼的嘴是什么样的?鱼鳞是什么样的?嘴上的两个洞洞是什么?等等问题,他们的观察意识和探究欲望越来越强烈。基于这几方面,我们可以在自然角制作金鱼整体外形特征的环境,从局部到整体,都有体现,让孩子们在一次一次观察中得到验证。 时空支持 我们将金鱼放在地上也是想便于孩子们的观察,但是在今天的个案中,我们看到 分享交流 而对于金鱼有这么强烈探究欲的情况,我们可以将J的发现进行分享交流,如果小部分孩子感兴趣的,可以带着部分孩子们一起再去探究金鱼的秘密,开展金鱼的课程,更深入地去了解金鱼的生活习性,特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