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拔萝卜
观察对象:萱萱、思思、天天
观察年龄:4-5岁
观察时间:10月17日上午10:00-10:37
观察地点:户外种植园
观察者:吴洁
观察目标:目标儿童拔萝卜的方式方法
观察内容:通过在种植园拔萝卜的过程,关注目标儿童拔萝卜的身体协调、大肌肉动作发展、方式方法等。
观察背景:种植园里养了一群小鸡,户外的时候,孩子们都会去拔种植园里的菜给小鸡们吃,今天户外,天天发现了一大片萝卜地。
观察信息:
幼儿姓名 | 拔萝卜的方式方法 | 拔萝卜的照片 |
天天 | 天天是第一个发现种植园里的萝卜的,他蹲下身子,用一只手抓住萝卜的叶子,叶子被 拔了下来,可是下面的萝卜在土里纹丝不动,天天说:“怎么叶子下来了,我要怎么办?” |
|
萱萱 | 萱萱也来拔萝卜,听到天天说的话,萱萱也用右手去拔萝卜的叶子,仔细看,萱萱是抓住了萝卜叶子的最下端,萱萱把萝卜拔了出来,萱萱对天天说:“你看要抓住这里的(手指着萝卜叶子的最下面)。” |
|
思思 | 思思找到了很多萝卜的地方,思思半蹲着身体,两只手抓住萝卜的叶子最下面,一个、两个、三个......思思倒在了地里,思思说:“怎么回事?我拔个萝卜怎么摔跤了。”几分钟后,思思拔了8个萝卜,思思拿着萝卜走到老师的面前:“老师看我的萝卜,我看到萝卜露了个小脑袋,我就抓住它的脑袋和叶子这里,萝卜就拔出来了。” |
|
分析与解读:
1.兴趣:游戏来源于生活,回归到生活,户外种植园就是孩子生活经验与兴趣的对接点,孩子们在种植园种植,通过观察表征、对比分析等方式发现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秘密,那对于孩子来说,收获也是一种兴趣与发现。
2.身体素质:简单的拔萝卜过程其实是身体灵敏、力量耐力的体现过程,在这个拔萝卜的过程中,孩子会通过一只手、两只手的方式去完成这个动作过程,这个动作过程中每个孩子的大肌肉发展也是因人而异的,并且因为拔的动作与身体姿势的不同,孩子的协调性也会有所不同。案例中思思用两只手在拔萝卜,并且由于惯性每次拔萝卜都会摔跤,这并不是身体不协调的表现。
3.方式方法:三个孩子在拔萝卜的方法都各不相同,天天抓住萝卜叶子,导致每一次都只是拔出了叶子,而萝卜还在地里纹丝不动,萱萱找到了好方法,虽然也是一只手,但是抓住了叶子的最下面,把萝卜拔了出来,思思是两只手拔萝卜,并且看到露出尖尖脑袋的萝卜,就抓住叶子和脑袋接口处直接拔了出来。
跟进措施:
1.经验拓展:在种植园拔萝卜的孩子只是少数,那就必须将经验拓展给其他孩子,因此借助户外分享交流,我们在种植园进行了现场分享,分享了不同拔萝卜的方法,请孩子试一试哪一种方法最适合做自己。
2.及时反馈:在现场经验拓展的时候,将孩子遇到的问题利用同伴差异资源,进行及时整理与反馈。
3.个性化支持:案例中天天是一开始一直没有拔出萝卜,因为他的方法不对,始终抓住萝卜的叶子,每一次都是萝卜叶子,因此在游戏过程中,进行经验共享,可以学习下同伴拔萝卜的方式方法,最终拔出萝卜。
萝卜是种子吗?
观察对象:球球、桐桐、彤彤、沛霖
观察年龄:4-5岁
观察时间:10月18日上午10:55-11:10
观察地点:户外
观察者:吴洁
观察目标:目标儿童关于萝卜的探究兴趣与探究能力
观察内容:通过关于萝卜的种子在哪里的话题辩论,关注目标儿童的思维能力、生活经验与科学探究兴趣及能力
观察背景:刚刚拔完萝卜,孩子们有了话题的冲突“萝卜的种子在哪里?”户外刚结束,孩子们就在种植园直接“争吵”起来。
观察信息记录:
桐桐:萝卜哪有种子?种子不都是小小的吗?
球球:种子不都是小小的,还有大的,上次的黄瓜种子不就是大的吗?
桐桐:那萝卜也没有大的种子啊?
彤彤:萝卜只有一个,还有叶子。
沛霖:(拿起一个刚拔出来的萝卜仔细看了看)是没有小小的种子,也没有大大的种子?
球球:那你们说,萝卜怎么长出来的,没有种子怎么长出来的?
桐桐:我觉得萝卜根本没有种子。
(大家寻求老师的帮助:老师,萝卜的种子在哪里?)
跟进措施:
1.借助视频:借助相关萝卜的视频让孩子们了解萝卜的种子在哪里?
2.借助萝卜:再把刚拔出来的萝卜看一看、摸一摸,了解萝卜的构造,重点看萝卜下面的须须头,知道这就是萝卜根,有什么作用等等。
3.拓展经验:还有哪些物体也是和萝卜一样的构造,拓展对于“深根性直根系”植物的知识了解
萝卜种植
观察对象:小爱
观察年龄:4岁
观察时间:10月18日下午14:43-15:00
观察地点:室内自然角
观察者:吴洁
观察目标:目标儿童科学探究能力
观察内容:通过对萝卜根的探究情况,关注幼儿在自然角种植萝卜的过程
观察背景:昨天上午去种植园拔了萝卜后,孩子们对于萝卜充满了好奇心,再加上关于“萝卜是种子吗?”的话题探讨后,孩子们对于类似的物体有了不一样的发现与兴趣。
观察信息:
时间段 | 我的发现 | 我的困惑 | 我的收获 | 我的照片 |
片段一 | 自然角上的土豆发芽了 | 是不是和我们昨天拔的萝卜一样,上面也会长叶子呢? | 原来土豆和萝卜一样,可以吃的地方就是它的们的根 |
|
片段二 | 萝卜下面有一根长的须须头,上面还有连接叶子的地方 | 到底哪一头放在水里才会发芽? | 长长的须须头放进了水里,感觉好像它们都在喝水,就像我们小朋友要多喝水一样 |
|
我想:上面连接叶子的应该会发芽,长出新叶子,所以我把长长的须须头放在水里种一下吧! | 好像整个萝卜都淹没在了水里,是不是水太多了? |
| ||
片段三 | 我种的萝卜喝了好多水 | 是不是真的会长出新叶子呢?和我们种植园土里的萝卜会一样吗? | 好像需要很长时间去观察,我会每天都去看一看我的萝卜,和它说说悄悄话 |
分析与解读:
1.科学探究兴趣:昨天拔出来的萝卜在生活区,对于萝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萝卜的种子就是可以吃的地方,那么萝卜不种在土里也会长出新叶子吗?
2.科学探究能力:种植的过程就是思维体现的过程,从思考萝卜在水里和土里种植的方式方法,到实践操作水培萝卜,目标儿童经历了一系列的思考:种在哪里?放多少水?能观察到什么?要怎么去照顾水培萝卜?
跟进措施:
1.持续关注班级幼儿种植萝卜的过程及观察萝卜长大的过程,提升幼儿爱探索的科学精神。
2.随着幼儿观察不断变化的游戏过程,教师及时分享指导,将经验拓展提升。
3.适宜提供观察记录表,给予幼儿一定的观察目的,通过表征形象的将自己观察都的水培萝卜种植过程表现表达出来。
时间 | 我的发现 | 我的问题 |
体验切萝卜
观察对象:航航、可心、团子、球球、哈哈、花生
观察年龄:4-5岁
观察时间:10月19日上午8:23-8:55
观察地点:生活区
观察者:吴洁
观察目标:目标儿童切萝卜的游戏过程
观察内容:通过切萝卜的过程,关注目标儿童切萝卜的精细动作、安全意识、使用工具情况、解决问题的过程
观察背景:
主题背景:在主题《常州,我的家》的实施背景下,本周班本化实施“常州特长”,作为孩子们最知道的常州特产之一萝卜干,就成为了我们班孩子实施的游戏,包括前期的拔萝卜、洗萝卜、切萝卜、腌萝卜、晒萝卜等,今天是其中之一环节“切萝卜”。
使用工具背景:刀是切萝卜的必需品,在幼儿园还没有使用刀的前期经验,但是因为本主题已经接近开展三周,很多家长在家已经带着孩子做了萝卜干,因此班级中有小部分幼儿是有使用刀切萝卜的经验的。
观察信息:
幼儿姓名 | 切萝卜的过程 | 即时交流 | 切萝卜的照片 |
哈哈 | 哈哈左手扶着萝卜的中间,右手拿着刀,就准备切下去,老师提醒:“哈哈,你的手要危险了。”哈哈及时调整了左手的位置,把刀切在萝卜的中断,哈哈说:“这个萝卜好硬,切不动。”边上的小爱提醒:“我们要做萝卜干,你这个太大了,要小一点就切动了。” | 师:你怎么切不动。 哈哈:因为切太大了。 师:要切得动有什么办法吗? 哈哈:切小一点(薄一点)。 | |
花生 | 花生开始切的时候就说:“我已经做了萝卜干了,爸爸教了我好方法。”花生右手拿刀,左手放在了刀的上面,用力切下去,同样的方法切完了整根萝卜。 | 师:爸爸的好方法是什么? 花生:你没有看到吗?我的手是放在刀的上面的,爸爸说这样不会切着手。 | |
可心 | 可心卷起袖管,左手抓着萝卜的下面,右手开始切萝卜,边切边说:“我在家一直帮助我爷爷切菜的,我知道这样不会切到手。” | 师:你还切过什么菜? 可心:韭菜,萝卜也切过,我还切过肉的,不过肉很难切,我需要爷爷帮助我一起。 师:切萝卜有什么方法吗? 可心:抓着萝卜的最下面,不然的话手会切到。 | |
团子 | 团子洗好手后,用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紧紧的扣住萝卜,右手小心的把刀从萝卜的最前面且吸取,薄薄的一层。 | 师:你的萝卜切的好薄啊。 团子:我休息在家已经和妈妈一起做过萝卜干了,在家就是我切的。 师:你是怎么切萝卜的? 团子:妈妈教我一定要用这两个指头(伸出左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捏住萝卜,不然它会逃跑的,不能捏住萝卜的中间,不然手指头会切到。 | |
航航 | 航航先是没有用手抓住萝卜,直接用刀用力切下去,萝卜没有切成,到边上去了,第二次在小雨点儿的提醒下,用手捏住了萝卜,但是费时很久,在老师的提醒下,航航抓住了萝卜的最下面,切下了一片萝卜。 | 师:你的萝卜怎么会逃走的? 航航(不好意思笑了):我没有抓住它。 师:后来呢? 航航:小雨点儿教我的,要抓住萝卜,这样才可以,但是我的萝卜切的好大,而且切萝卜真的好难。 | |
球球 | 球球在切萝卜的时候,眼睛一直看航航在怎么切,第一次球球把萝卜一下子分成了两块,第二次把其中一小块按照航航的方法在一片一片切下来。 | 师:你的萝卜怎么分成了两块。 球球:我看我奶奶做菜都会这样的,我学的。 球球:这样小小的更好切一点,不过手要小心点,抓住后面一点。 |
分析与解读:
1.切萝卜的兴趣:对于这样生活中操作实践孩子们都是非常感兴趣的,并且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操作,如团子已经做过,可心在家经常会去做一做,球球看到自己奶奶操作过。
2.切萝卜的方法: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团子在妈妈的方法引导下,知道要用食指和大拇指捏住萝卜的下面,花生也是把手放手刀的上面,用了爸爸教的好方法,可心则是非常老道的完成切萝卜,球球看到奶奶切菜分一半也学会了方法,航航和哈哈则是在自己操作中不断改善自己的方法。
跟进措施:
1.教师陪伴游戏:对于这样用刀操作的第一次游戏,教师以游戏陪伴者的身份一直参与其中,既是安全的提醒,也是帮助幼儿提升使用刀这种工具的方法。
2.环境和材料的提供:在首次操作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商讨使用刀的注意点和游戏玩法,以支架性环境彰显“我会使用刀”,并在生活区提供适合幼儿使用的刀具和不同的食材,让幼儿在不断的操作中提升方法,找到适宜自己的支持策略。
3.经验拓展:结合即时分享的内容,幼儿以记录的形式进行使用刀和切萝卜的表征,可以以步骤的形式进行记录,帮助幼儿梳理切萝卜的经验与方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