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山幼儿园的观察记录表
创设背景: 对于室外种子资源的盘点,从一张清单开始。重点列举了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收集到的种子主要来源,我们发现牵牛花、枣子、蒲公英等是孩子们日常游戏中随处可得的重要种子资源,我的观察从这些种子与孩子们的游戏互动开始…… 美工区自然材料清单
| ||||||||||||||||||||||
观察时间:2022.10.8-10.19(9:30-10:10) | 观察教师: 王向行 | |||||||||||||||||||||
观察对象: 女孩A、B 男孩A、B | 观察地点: 室外牵牛花和室内科学区 | |||||||||||||||||||||
观察目的: | 中班幼儿在科学区域游戏中科学探究能力的学习与发展 | |||||||||||||||||||||
观察内容: | 幼儿在科学探究能力方面的多元发展 | |||||||||||||||||||||
观察信息: | ||||||||||||||||||||||
春种时,我们在菜地里播种了牵牛花的种子,慢慢的牵牛花的叶子长大了,可是依旧没有开花。在暑假的一天,牵牛花开花啦…随着天气逐渐转冷,牵牛花的叶子慢慢枯萎,孩子们和它新的缘分开了。 第一次记录: 在幼儿园的每日午间散步时,孩子们发现在幼儿园大门处也藏着一株牵牛花,男孩A说:“看,这里叶子黄了。”女孩A说:“这是什么?”孩子们回到班里,翻看绘本《牵牛花》,原来那个像花苞一样的东西叫“种子”。“这是牵牛花的种子吗?”
第二次记录: 大家把采集的牵牛花种子放在科学区,男孩B:“这里面有东西吗?”女孩B说:“我来拨拨看。”男孩B:“里面有许多黑黑的籽。”“和书上的一样。”女孩B说。
第三次记录: 男孩B:“我要把我的发现记录下来,等会儿可以分享。”女孩B:“我也来试试。”
| ||||||||||||||||||||||
分析与解读: 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的年龄特点。探究既是幼儿科学学习的目标,也是幼儿科学学习的途径。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与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生动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 《指南》科学领域中班年龄段指出:
同时,依据《指南》中的目标及幼儿发展的观察与评价,结合观察实录分析如下: 1. 在散步中,孩子们发现了牵牛花的种子,并且把牵牛花的种子采集下来。(《指南》科学探究,亲近自然,喜欢探究,4-5岁喜欢接触新事物,经常问一些与新事物有关的问题。) 2.两位小朋友在科学区游戏中,从牵牛花的种子拨一拨、看一看、比一比的过程中发现牵牛花的秘密。(《指南》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能用图画、符号进行记录。) | ||||||||||||||||||||||
后期跟进: 1. 环境支持:对于种子资源的收集,特别是从幼儿园身边的资源发现种子,幼儿感知生命生长的全过程。 2.经验支持:对于没有进行过种子收获的孩子,我们的支持性环境、科学区的渗透与支持需要梯度实行:放大镜、纸、笔等。 3.个性化支持:及时的图片记录,帮助游戏的幼儿在第二次、第三次游戏中留有前一次活动的轨迹,从而推动下一次活动的持续进行。 4.及时应答:及时捕捉孩子的需求,如对于其他材料的需要,可以在分享交流中与大家一同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