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墅中心幼儿园观察记录表
观察日期 | 11.17 | 观察时间 | 8:41—8:46 | 观察者 | 蒋冬煜 | |||||||||||||||||||||||||||||||||||||
观察地点 | 美工区 | 幼儿姓名 | 刘苏文 | 年龄段 | 中班上 | |||||||||||||||||||||||||||||||||||||
观察内容 | 幼儿表征的形式、主题、色彩、构图、笔触线条、细节表现等 | |||||||||||||||||||||||||||||||||||||||||
观察目标 | 了解目标幼儿当下的绘画表征水平 | |||||||||||||||||||||||||||||||||||||||||
《指 南》 目 标 | 艺术领域 表现与创造 目标1 喜欢进行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 4-5岁 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 目标2 具有初步的艺术表现与创造能力 4-5岁 能运用绘画、手工制作等表现自己观察到或想象的事物。 | |||||||||||||||||||||||||||||||||||||||||
准 备 | 物质准备:丙烯颜料笔、树叶、支架图片 经验准备:各类线条的表征经验 | |||||||||||||||||||||||||||||||||||||||||
观 察与记录 | 刘苏文先从框中拿了一片深绿色的大叶子,接着从彩笔框里拿了一直蓝色的彩笔,打开笔盖,将老师画的叶子调整角度正对自己。就在准备开始画的时候,她突然将笔盖好放了回去,并站起身子在笔盒内继续翻找。 拿出一直淡蓝色的笔后,她左手将笔放置范画边比对了一下,随后将笔放了回去。接着又拿出了两只绿色的笔,进行比对后,将嫩绿色的笔留了下来。 她将笔打开做了下来,拿起范画调整了一下角度,便在叶子的中上部位很快地画了两条锯齿线。 接着又在锯齿线的上方中心位置画了一根短竖线,随后对范画进行了观察随后在竖线上方画了一个圆点。便又对范画的摆放和自己的树叶进行了位置的调整。 调整好后在在中间竖线的左侧画了两根一样的图案,边看边思考后在右侧也画上了两根一样的图案。 绿色的笔用完后,她将笔盖好送了回去。随后再次从笔筒里拿了两只蓝色的笔一左一右的放在范画边进行颜色比对。留下颜色相似的笔后,她照着范画先画了一个蜗牛线,再画了一个6,思考了一会儿后又将笔画了两圈画出了一个类似爱心的形状。紧接着又画了一个三角形,经过一阵思考,她在最右侧画了一个红旗形状的图案。 | |||||||||||||||||||||||||||||||||||||||||
分析思考调整 | 一、作品分析 结合《指南》艺术领域:经常用绘画、捏泥,手工制作等多种方式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想。及《纲要》艺术目标: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幼儿通过二维艺术表达表征自己的观察、思考想象和感受,对该作品做以下分析:
二、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在本次表征活动中,刘苏文进行了“一叶知秋”主题的树叶添画游戏,她采用了模仿的形式,运用了 蜗牛线、锯齿线、短直线和点等元素表现了自己的所见,运用了 爱心、6、红旗、三角形等原元素表现了自己的所想。在颜色的选择上,刘苏文采用了对比的形式选择了和范画相同的颜色。
三、跟进: (1)时间空间支持: 本次由于区域开放缘故,游戏时间较短,后期可以给与幼儿更多的表征时间。在环境上除了可以投放成品树叶添画的图片,也可以投放更多关于线条、图案的支架图片。 (2)材料支持: 本次区域游戏中,树叶是摆在一个小框里整体呈现,后期可以先将树叶投放至生活区或科学区,鼓励幼儿对树叶的颜色、大小进行分类,再投放到美工区。这样孩子就能有目的的选择大小合适颜色合适的叶子进行添画。 (3) 个性化支持: 本次区域游戏中,刘苏文选择的是模仿的形式,后期在表征的形式上可以鼓励她自己创作。在表征时,刘苏文画面的构图上部分较拥挤,锯齿线、短直线、点的表现较弱,后期可以给与更多的游戏机会。在颜色的选择上,刘苏文采用了对比的形式选择了和范画相同的颜色,但由于树叶底色不一样,蓝色并不能很好的展现出来。后期可以颜色的选取上例如对比色、渐变色 进行经验铺垫。 (4)经验拓展: 对班级其余幼儿的线描画基础经验和用色经验。其次还可以对树叶开展其他形式的表征活动。 (5)及时反馈: 及时与幼儿对话,了解幼儿表征时的感受。开展分享交流,与幼儿共同讨论树叶添画后期的游戏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