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场域中幸福成长
——新北区钱丽美名校长骨干人才成长营终期评估个人小结
新北区西夏墅中心小学 方婷
人的一生要经历许多场域,学习场域、工作场域、生活场域……在不同的场域,获得不同的滋养与包容,钱校引领的骨干成长营这一学习场域,让我感受到充实与快乐。三年多的时间,一千多天,一路拾光,令我深刻感受到学习的魅力,管理的艺术,让我在学习场域中幸福成长。
一、入场:结识一群优秀的伙伴们
“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奔跑在理想的路上,低头有坚定的脚步,抬头有清晰的远方。”2020年1月15日,成长营19位伙伴们在龙二小会议室相见,相聚在一起缘分。领衔人钱丽美校长是一位优雅、智慧的引领者,与她交流过程中,让人感到亲切、温馨更让人汲取了内在的力量。至今还清晰记得,钱校长结合新基础教育的理念,给大家分享了八个词:价值提升、重心下移、结构开放、过程互动、动力内化、综合融通、主动创造、自我超越,希望每一个成员能明确目标,主动作为,不断成长。
第一次相见,大家侃侃而谈,交流着自己的经历,畅谈着学校的发展,不知不觉间,大家拉近了距离。
二、在场:经历是一种财富
泰戈尔说:“因为经历所以懂得。”经历是人生的心然,经历是人生的财富。三年多的时间和实践,和成长营的伙伴们一起阅读、一起实践、一起交流,大家共同感受着彼此之间带来的变化,在过程中幸福成长。
(一)浸润阅读,丰厚管理理念
阅读能够带我们领略不同的人生。钱校给我们推荐了许多书籍,也为我们每个人购买了许多书,通过导读分享、读书分享和沙龙分享等多种形式进行阅读的交流思考、碰撞,阅读成为成长营永恒的旋律。一本《让生命诗意地栖居》,让我通过一个个丰富生动的案例或故事,学习了龙虎塘实验小学对诗意教育进行的实践探索。感受到龙二小的顶层设计和独特主张;一本《减法》,让我明白:人这一生就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不论是教学,还是管理,要学会减法思维,坚持做看得见的减法,让管理从无序到有序,从纷杂到清晰;一本《第五项修炼》,让我体会到作为一名管理者,系统思考的重要性,可以提升我们对整体的认知,看清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找到整体系统的关键影响力……
阅读这一本本书籍,让我的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仅只是站在学科的角度看教育,在学校的层面,学校办学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作为学校管理者,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真正做到“知行合一”?……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需要不断的思考和前行,尽管三年的成长营学习即将结束,但我所学习和积累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将一直伴随着我。
(二)沉浸实践,夯实管理路径
如果学习是为了厚实土壤,让自己能发芽成长,那么实践,就是让自己的所学所思有了对照。在骨干成长营学习期间,我走进了龙虎塘二小、香槟湖小学、泰山小学等不同的学校,走进了一个个风格不同老师的课堂,感受到学校之间不同的管理艺术和管理氛围。
龙二小跟岗,全身心的沉浸在学校管理之中,感受到学校管理的“实”,这种实,源于各项工作的扎实,不论是教研组工作,还是年级组工作,都能扎扎实实的落实。每一项措施的制定,都要经过反复思考,正是有了系统的思考、周密的措施 ,所以学校工作扎实有效展开。
成长营中期评估,“怎样将一年半的学习和经历很好的展现出来?”这是我们每个小伙伴不断思考的问题,经历了一次次线上线下的头脑风暴,确定了以“创建新优质”为主题的情景剧,创作台词、设计走位、PPT制作,在每个环节和内容中,我都尽自己所能出谋划策,情景交融的诗朗诵,描绘着伙伴们在成长营中成长的脚印;慷慨激昂的诗朗诵,从管理能力的提升到思维方式的转变,让我们看到每个小伙伴一年半以来的华丽转身与完美蜕变。中期评估是一个节点,促发了每个人的思维,更让大家在活动中拉近了距离,喜欢这烧脑又欢乐的氛围。
走进他校,感受管理的张力。在钱校的带领下,2021年下半年以来,我们相继走进香槟湖小学、飞龙小学、龙虎塘二小、新桥二小等等,这几所学校都是“创建新优质”的学校,与其说去把脉课堂,不如说是学习。每次活动前,学校整体策划,周密安排,合理分工,每个人在过程中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毫无保留的奉献。在与学校老师的交流中,我感受到老师们的敬业精神,感受到学校管理的重心下移,感受到不同学校的课堂文化,如龙二小课堂的“情趣、灵动、向美”,飞龙小学课堂的“生活”“生态”“生成”“生长”,泰山小学的“高认知”课堂……在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学习力、指导力与反思力。
一个人走,会走得很快;一群人走,会走得更远。三年来,我和成长营的伙伴们抱团成长,为着共同的信念,汇聚到一起,汲取能量,让学校管理这方天空更加明亮,然后大家又飞往各自学校,辐射引领,照亮他人,同时也更丰盈美好了自己的生命。
(三)转变岗位,立足更高站位
2021年8月,我通过局跟岗考核,展开了为期一年的时间跟岗锻炼。圆心不变,我的行走半径不断延长。与学校不同,我的工作内容和范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面对的人和事也与原来不同,就这样,在教育局跟岗学习的日子里,我一边工作,一边学习,一边感悟,一边反思。一年两个学期局里、学校的两边工作,让我学会了时间分配法则,哪些事情必须先完成,哪些事情可以缓一缓。更让我学会了综合融通的看待工作,任何工作都是相通的,任何工作背后都其相应的目标和价值,朝着目标前行,工作才能做好。渐渐地明白了张华锋局长在跟岗总结时,说过的“人生要做到高处立、平处做、低处走”的意义,似乎理解了“激发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活力、激发每一位教师的专业活力、激发每一所学校的发展活力”的重要性。作为管理者,要有全局意识,只有在更高的站位上看待问题,才能更好的理解教育行政部门的决策决定,最终才能更有效的落实和执行。
三、出场:成长是一种蜕变
成长,是一种修养的升华;成长,是一种自我的蜕变。在成长营的三年中我的收获满满。
首先是管理理念和管理能力不断提升。我更加注重管理中的重心下移,每项决策和活动,我让老师们自主策划,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在此基础上,给出合理化的建议,让他人获得成就感和尊重感;人心共聚,团队才能共赢,在学校管理中,要通过创设各种平台和各种活动,凝聚学校各个团队的向心力;学会换位思考,从学生立场出发,从教师立场出发,从学校立场出发,全局思考,更高站位。管理就是与平凡的人共同做出不平凡的事,这学期得到教育局、学校和教师的信任,走上了副校长一职,肩上的责任更重了,压力更大了,对我而言,学校管理还需要不断学习,多阅读、多思考、走出去,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
其次专业发展永不止步。三年来,我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共性问题,我积极参与江苏省十三五重点规划课题《“数学工坊”的构建与实践研究》,围绕常州市“十四五”规划课题《“数与代数”领域下学生几何直观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展开研究,带领课题组成员制定课题研修计划,每月一次研修活动,并制定了课题学习任务,在课题研究的引领下,让成员们深耕研究、不断精进,实现自我迭代。三年中,有四篇文章发表在省级刊物,多篇论文和案例获奖,个人先后被评为常州市骨干教师、常州市学科带头人,2020年成功入选江苏省乡村领军教师培养对象,2022年被评为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心存热爱、勤奋努力、敢于担当的生命才更加充实而丰盈。感谢区教育局给我提供了这个平台,在压力中产生动力;感谢这个有思想、有凝聚力、有生命活力的团队,在交流中取长补短,在进取奋斗中幸福成长。时光荏苒,我将在今后的学习场域中永不停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