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到“我们”
发布时间:2023-01-0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钱丽美

“我”到“我们”

---新北区钱丽美名校长骨干人才成长营个人总结

                                                          田甜

“我”到“我们”,花香满径,一路皆景。感谢新北区教育局为我们搭建多元成长的平台,2020年1月,我正式加入了新北区钱丽美校长青年骨干人才成长营。三年来,在“卷入式”的参与中,领衔人钱丽美校长前瞻深邃的管理思想,丰富独特的人格魅力不断地引领着我;同伴们敢为善为的担当本领,丰盈有趣的灼见真知慢慢地影响着我......三年的时光赠予我无限的意义,于三年中,我遇见最美的导师,仰望蓬勃的教育,追寻灵动的成长。

----追光而遇 迭代自我

“起”可以是“启”,是启发也是开启。在踏入教师行业的第十三年,面对着繁杂的行政管理和班级教学事务,我总是彷徨,总觉时间不够用,无法兼顾管理和教学工作。遇见钱校之后,我被她身上的多重身份震惊了,龙虎二小的书记校长、区成长营领衔人、市教育管理拔尖人才等,难以想象她每天要处理多少事,开多少会,研讨多长时间,可每次见到她,依旧是那么优雅的,温柔的,不急不躁。我很好奇这是怎么做到的,听着钱校智慧的管理分享,我渐渐悟到了,她是真心爱教育、爱孩子。受她的影响,我回首自己的初心,曾经也是抱着对教育美好的向往而来的,怎么走着走着就动力不足了呢?跟随钱校的脚步,我慢慢梳理自己的每一项责任,内心告诉自己,无论多忙,都要平衡好管理与专业双线能力的发展,增厚自己的底蕴,于学习探究、实践锤炼中练就担当作为,跑出成长的加速度。

(一)有知,则拓人生之广

我静下心来,认真阅读钱校为我们精心挑选的《让生命诗意地栖居》、《新基础教育论》、《童年的秘密》、《教育的目的》等多本教育教学专著,撰写的学习心得在会上作分享交流。博采众长的跨领域理论学习让我能以更多元的视角触摸“管理”,不断更新理念,在自身岗位管理工作的实践中也更增了一份底气。

(二)有行,则掘成长之深

“纸上得来终觉浅”,我积极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参与钱校主持的课题《提升营员领导力的校本实践研究》。在钱校精心策划组织开展的主题式案例研究、龙二小“沉浸式”跟岗锻炼、赴浙大跨界学习、“新优质”课堂把脉等各类高品质序列活动中倍受熏陶,努力在每项工作中践行钱校提出的“综合融通”等八个管理智慧箴言,撰写的教育管理论文获江苏省中小学教育管理论文征文二等奖,获得至区教育局跟岗学习的机会。个人专业发展也在不断精进,深度卷入到所参加的新北区顾菠习作工作室的研修中。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发展,多次执教区级公开课并撰写论文发表,获区评优课二等奖,主持的市级课题顺得结题,获评“常州市骨干教师”。

----沐光而行 引领团队

“承”是“承传”,是影响。成长营中不仅有智者的引领,还有抱团成长的同伴,时常能到彼此的学校观摩等。每逢此时,我都对标自己和学校,及时思考,在不断“充电”中,也积极“放电”,努力从一个人的成长到带领一群人的优秀。

(一)从经验到创新,汇聚能量,激活新动力

成长营就像是超浓缩的果汁,能再冲出无数杯果汁。面对人事档案审核这项重要任务,起初我只是工作的执行者,随着第一批人员梳理审核完成以及在成长营中的深入学习,我开始反思自己的工作推进:怎样能服务好老师,帮助他们高效地做好这件事呢?我借鉴了成长营的“双导师制”,创新工作方式,形成了“双组长制”,并以AB角协同轮流的方式,在基于需求的能量场里激发与引领团队、教师,后续各项相关工作的推进顺利且高效。从被动执行向主动发挥作用的转变,让我获得了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认可。

(二)从个人到团队,协同进阶,优化“成长态”

当学校提出让我主持学校“向阳花宣传工作室”这个由全学科青年师组成的全新团队,要求能融合学科教学与学校特色展开全方位、高品质宣传工作,擦亮“德泽”教育品牌时,我深感职责重大,困难重重。但钱校和同伴那不惧困难的韧劲及在成长营里的学习积淀给予我巨大的信心。在带领年轻队伍的过程中,有了钱校的高位引领与成长营的助力,我逐步摸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年轻宣传团队的成长之路。领衔管理学校“向阳花宣传工作室”以来,我们不仅向内寻求共生力量,还向外获得共生价值。团队成员的宣传策划水平均提高明显,多篇独立策划的宣传活动在省、市、区等媒体发表,学校品牌的辐射影响再扩大。

----拾阶而上 与时舒卷

“篆”,取其雕刻的意思。在成长营中的锻炼积累,使我在竞选中脱颖而出,获得至区教育局跟岗锻炼的宝贵机会,得以在更多平台上持续全方位淬炼,不断精进,练就工作中的“多面手”成为我更高的追求。

(一)于迎变而行中提升管理素养

知行合一,则炼管理之精。我主动参与新到北区素质教育督导工作中,走进区内4所中学、11所小学、10所幼儿园,共25所学校。从材料审核到确定专家、现场协调、课堂调研、问卷调查再到报告修改、整理归档等,都在不断地学习中践行着八字箴言。当遇到“22点多接到专家不能参加第二天督导”的突发情况后,我迅速以问题为导向,在后续每一次督导安排时,均提前拟好备用名单,把后续可能问题解决在萌芽中。因为成长营的学习教会我作为管理者当提高做事的自主性,增强时间的规划性,认真处理好每个细节,从而彰显教育管理的品质。面对不同学校、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课堂调研时,我从只敢点评语文课到提前认真准备、主动要求走进音体美等课堂;从一名小学“旁观者”转变为幼儿园里主动与专家结伴观摩、认真请教的“局中人”。因为局领导的关心、钱校的指引和同伴的帮助给了我择高而立、就平地坐、向宽处行的动力,让我在跨界与突破中无惧前行。

(二)于跨界融合中提升担当本领

除了与教育教学紧密关联的督导工作外,我还积极参与到督政、责任督学管理、“双减”推进、督学简报、各项数据填报、撰写督查报告等这些未曾接触过的工作领域中。非常幸运的是有了领衔人钱校在思想和工作方式上的引领,让我在不同场域中的具身学习也更加从容。在多维的历练中,我更加体会到“管”和“理”的内涵,也更希望自己能于新形势下求变不懈,将学习所得转化为学校高品质发展过程中的一股重要力量,贯穿学校工作各领域全过程。

----御风而翔 蓄力启程

“合”是“联合”。这意义非凡的三年,是努力靠近光、追随光、成为光、散发光的起承转合,是从“我”到“我们”的成长,也是新一程的起点。

心里种花,人生才不会荒芜。纵观这三年来,钱校带领我们从初读一本管理书籍、初识管理到综合融通的活动实践再到带领我们阅读六本管理书籍,知---行---思---再知......一路走来,留下了一串成长的足迹。三年来,我被评为“常州市骨干教师”,“常州市优秀共产党员”,执教多节区级公开课,获区评优课二等奖,所带班级被评为区“优秀班集体”,多篇论文发表于省级刊物,一篇管理类论文获江苏省中小学教育管理论文二等奖,主持的市级课题顺利结题。我在学习研究和实践锻炼中逐步明晰自己的成长方向,从更新理念、双线发展、主动思考、带领团队、创新方式、全面提升等方面也更加认识到需要久久为功,方能不断迭代、精进。

感恩美好的遇见。感恩新北区教育局搭建的好平台,感恩一路引领陪伴的好导师,感恩提供无私帮助的好同伴,是你们让我遇见了更好的自己。成长营给予了我一生受用的宝贵财富,我将继续努力追寻与追赶,聚力生长,贡献力量!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