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突破,实现深度成长
发布时间:2023-01-0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钱丽美

三个突破,实现深度成长

常州市新北区香槟湖小学 吴海燕

不知不觉,加入钱丽美名校长骨干成长营已是三年时光,梳理沉淀这三年来的成长,心中充满感恩。深感成长营这一平台,帮助我们这一群青年骨干教师搭建了自我突破的脚手架,找到了各自的光、照亮了进阶的路,让我们在恣意生长的过程中发现了深度成长的规律,让教育的创造不断涌现。回顾三年,在区教育局领导的关怀下,在钱校长的指导下,在小伙伴们的互助共学中,我实现了三个方面的突破。

一、规划愿景,实现价值突破

蒲公英总裁李斌曾说:今天的青年教师,需要一份深刻的“价值召唤”。一个人内在价值的浓度,决定了教育人生可以抵达的高度。在成长营我最大的收获是实现了个人价值观念的转变。

2014年担任行政中层以来,我一贯的想法是做好自己的事、管好部门的事,对于教育管理的理解还仅仅停留在把分内工作踏踏实实干好的层面,对学校发展和部门建设并没有更多的思考。但参加成长营以来,我渐渐明白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学校愿景的创造者、阐释者和实践者,在做好小我的同时,要有更大的格局、更高的站位,对于学校教育要有属于自己的认识和追求。我重新定位了个人成长目标,给自己规划了发展愿景,并且将个人愿景化为学校教师团队的共同愿景:我们要成为内心充盈、知行合一、敢为人先,具有思想力、领导力、学习力和创新力的教育者、协同者、引领者。

2020年8月我走进了香槟湖小学,走上新的工作岗位。这一年的香槟湖处于发展的特殊阶段,前六年学校与常州二实小牵手,这第七年是完全独立办学的开始,三位校级领导一下子换了两位,学校的文化也要从原来的集团共通到有自己的独立表达,虽然学校建设基础比较扎实,但文化底蕴不足、发展目标不清晰等问题也比较突出,一直以来我熟悉的是德育条线工作,可现在却是除了后勤外的教学、科研、德育都要参与。虽然我并不怕吃苦,也愿意去挑战,但还是觉得困难重重,学校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让我一时间颇觉茫然。好在有成长营平台和钱校长的点拨引领,加上沈亚萍校长手把手的指导,我加快了个人学习的步伐,教育观念不断更新,带领团队从明晰学校办学价值追求做起,我们讨论“湖的意蕴”,绘制香槟湖特别的“小脚丫”,到形成学校系统的“笃行”文化……一年多的探索,我们从宏观视野思考、中观价值对标、落地契合需求三个层面,寻找到学校发展的使命愿景,这是团队凝心聚力、办学发展的过程,也是我快速融入、适应岗位的过程,更是个人价值转变、不断突破的过程。

二、以人为本,实现思维突破

在成长营活动中,钱校长曾多次提到教育管理思维,她说:教育管理,要做到长程规划、系统思维,把人放在中心。如何更加智慧地开展工作,激发教师的学习力、内驱力,作为管理者首先要提升自身的管理思维。三年来,我的思维也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跨界思维、终点思维、运营思维三个方面不断改变,去更好地满足教育的需求。我想,在面对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和考验时,我们才能更有定力,从容应对。

跨界思维。李开复曾在《21世纪最需要的7种人才》一文中提出,未来需要“融会贯通者”和“跨领域综合人才”。互联网时代,每个人都在主动或被动地进行着跨界知识储备,跨界思维意味着我们要敢于突破原有的思维模式,实现自我颠覆和重塑。这三年来,除了做好学校管理、个人教学工作,我还积极研究儿童心理教育,和学校心理团队共创“心湖泛舟”品牌项目;和德安医院、市心理咨询师协会联动,组织开展丰富的心育活动;参与常州市家庭教育指导工作,96111公益电话值班两年多来累计200多小时;学校的心育项目研究也获得了2022年新北区“十佳创新案例”奖。

终点思维。“愿景思维”,对每个工作预先做一个细致的愿景规划,知道我最终要达成什么目标,再反向逆推每一个步骤,进行合理的设计,这考验着我们的目标定位以及系统规划的能力。因此我们要对未来有坚定的判断,往大里说,一个学校走向哪里,有什么使命,这就是学校的愿景,为了这个愿景,我们凝聚在一起,一步一步往前走;往小里说,学校每项工作都要有具体而清晰的目标,那么整个过程就要直接指向目标,服务于师生当下的需求,最终提高工作完成的品质。

运营思维。马云曾在一场演讲中提出:校长要有运营思维,而非管理思维,因为运是一种机制,激发人不断向前;营是经营,用好资源。运营就是有规划、有思路、有方法,最终让每个人有活力、有干劲、有增长。钱校长在一次培训中曾为大家详细讲述龙虎塘两校分设的全过程,包括教师分流的规划、学生分班的安排、家长工作的引导等等,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学校每项工作的推进都需要周密部署,好好“运营”。

三、主动发展,实现行动突破

价值观念与管理思维的突破,最终是为了更好地指导我们的行动。三年来,成长营除通过专家引领、主题沙龙、学习分享等让我们充分吸收养料外,最接地气的就是钱校长多次带我们走进区内外名校、名企业,学文化、进课堂,深度剖析与解读,开展实实在在的行动指导,让我学习着在自己学校的一方沃土上耕耘。

2021年香槟湖小学顺利通过了常州市新优质学校评估,学校的发展上了一个新台阶。面对新形势,我深知自己需要有前瞻的思想引领、日拱一卒的心智升级;需要学会借势与抱团,链接各类资源;需要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找准问题,把握发力点;需要和团队成员更融洽地合作,彼此启发和碰撞、鼓舞和喝彩……三年来,我以“主动”为关键词,努力实现行动上的自我超越。

1.主动服务。我始终觉得,管理是服务、是赋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师生。我努力看见每一个教师的优势发展区,搭建平台,鼓励老师找到自己的方向,激发成长的热情与动力。在凝心聚力建新优的过程中,在多个内涵项目建设过程中,在关于双减双新学习实践中,老师们被看见、被激发、被成就,专业发展热情高涨、态势良好。我期待,香槟湖每一位教师都不是被推动的执行者,而是并肩同行的实践者、善思笃行的实干家。

2.主动链接。学校不是孤岛,只有不断地与外对接、融合、破圈,才能让学校教育真正与社会连接、与时代共频,具有持久的生命力。所以,我们与南京、苏州等学校联合共建,与常工院携手合作,与二实小集团校密切联系,与河海集团多次开展“聚”主题研讨,主动承担思政一体化领衔校、国家课程校本化研究项目领衔校任务等等,增进校内外的互动连接,扩大学校影响力,实现学校高品质的深度打磨。

3.主动创生。随着新时代新要求,改革探索永不停步。如何建设高品位、高质量、深内涵的学校,我们在不断复盘、更新、创生。在沈亚萍校长的引领下,我们始终坚持以项目建设推动发展,“混融式学习”研究逐步深化、四性课堂特质已然清晰、香槟劳动社区融入日常、信息化项目初显成效、四有教师团队主动有为、学校喜获主动发展示范校称号……在积极行动的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实践研究的乐趣、成长蜕变的喜悦。

成长营是一盏明亮的灯,它照亮我们摸索前行的路途。虽然三年之期已到,但我们团队共同的追梦之旅将会继续,向着教育的远方行走,脚步更温暖、更踏实、更坚定!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