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年
孙伟琴
历经层层选拔有幸成为了新北区钱丽美校长骨干成长营的一员,这三年,学习的脚步迈远了,学习的视野打开了,教育的情怀更坚守了,这三年,学习着,实践着,变革着,虽然成绩不多,但依然是脚踏实地做好自己的份内事了。
一、有一份坚守叫学习
积极参加成长营的每次活动,我们走进浙江高校,听专家们高位的引领,走进兄弟学校,感受每个学校的办学理念、学校文化和管理策略,观摩每个学校的课堂。积极参加党员理论培训,认真学习《学习强国》,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和丰富内涵,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增强政治定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党性修养得到锤炼,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理想信念更加坚定。认真学习新课标新课程理念,翻阅各种杂志,不断加深理解,带领数学组老师共同学习共同实践。
二、有一份认真叫踏实
这三年,我从一名学科责任人成长为课程教学中心的主任,每项工作都充满了挑战,分管内容的转变势必带来角色的重大转变。面对挑战,没有推诿、没有彷徨,而是选择迎面而战,把成长营学到的管理经验用到日常管理中,立即投身到教学一线,深入学科教学的现场,实地调研、参与研讨,多方了解各学科的发展优势和潜力空间,依靠团结互助的教研组团队,借助强大而有思想的学科第一责任人力量,稳步在教学条线领域试水启航,稳步前进。
1、以发展教师为原动力。
教师发展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原动力,优质师资的打造应成为教学条线工作的第一要务。从自己到学科第一责任人,从教研组长到学科教师,都明晰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劲。
(1)自我修炼助力顺利转型。面对庞杂的学科课程,面对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风格的教师,我深深知道要想老师发展,首先自己要发展。需通过广泛学习、自我修炼,因此我阅读了《人民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和众多人文读物,积极参见线上线下的教学观摩研讨,来增厚底蕴、丰实内涵、拓升视野,阔宽胸怀。
(2)团队共进培植学科文化。学校配备了非常强大的第一责任人的阵容,四个学科有三个市级学科带头人,一个年轻的区骨干,四个责任人都是学科的方面的行家、专家,为学科团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每个学科、每个年级配备的教研组长也都是有经验、有思想、有责任意识的资深教师。这一批学科方面的骨干教师应该成为我校整体转型发展的推动者和创造者,因此,我们召开第一责任人会议、举行教研组长经验分享,通过学科活动展示组长的梳理、总结、提炼的能力,提出发展教师,先提高自己的要求,力求责任人和组长在团队砥砺共进中获得提升,同时挖掘、培植、深化、提亮教研组、学科组独特文化。
(3)基本功训练化为教研常态。我们将学科基本功训练提上重点工作日常,将基本功训练与日常教研活动相结合,有序、有向地分步骤进行相关的学科基本功练习,通过日常的累进来成就节点竞赛精彩绽放。老师们在这些日常研讨、节点活动和团队帮助中品尝着苦尽甘来的成就感和提升感,同时各教研组团队也体会到了日常教研活动给予的获得感和成长感。
2.以教学质量为作用力
树立教研组长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意识。充分发挥教研组团队力量,树立教研组长责任意识,锻炼领导力。各组围绕学科专题、提升质量展开日常研究,梳理问题、聚焦问题、分析现状、组织研究、解决问题,引领团队在问题导向的研究中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师生教学素养和学生学习能力、知识结构、思维发展的同生共长。
(1)推进分层调研促进各学科教学质量提升。针对不同对象和不同问题,展开了分层调研,我们对既全面对每个年级进行专项问题调研、也针对特殊班级进行个别化调研;既对学科中的所有教师课堂进行调研,又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老师进行把脉式调研;既有针对突发问题的临时调研,又有对共性问题的跟踪调研,通过分层、分批调研发现各学科教学中不同问题,给予督促、指导和提升。
(2)关注学科关键能力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期初各学科梳理出学期重点关键能力过关内容,将内容列成月历,邀请专家,走进课堂为每个班级的学生的学科关键能力进行诊断把脉,为学生获得扎实的学科关键能力奠基,为学科学习的整体质量提升保驾护航。
3.以教育科研为内驱力
致力于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与落实。首先,整体设计“星星鸟成长营”课程体系,各年级围绕 “智创未来”均开设了十几门校本课程,其中包括:智能课程(如机器人、3D打印、人共智能、无人机);智造课程(如:彩陶、美术手工、摄影、国际跳棋、趣味童画);智乐课程(打击乐、舞蹈、声乐、儿童剧);智慧课程(百部经典阅读、牛津英语、儿童绘本、珠心算、主持人、思维训练);智美课程(旋风足球、游泳、趣味田径大课间、武术),丰富的课程设计和课程资源,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厚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给学生多元发展带来了更大可能,通过期初的招聘发布会、期中的随机考核评价、期末的成长营成果展示等对成长营活动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实现“星星鸟成长营”的强大育人功能。
三、有一份管理叫创新
作为课程教学中心主任,有很多繁杂的教务方面工作,如何在做好这些常规工作的同时创新管理形式呢?我们变革了日常调研方式。月调研:自下而上的年级自主申报、班级整班调研和年级阶段汇报
内容:听课、查各项台账资料
汇报:
(1)年级组长汇报学生身心发展、班级建设及课后服务推进工作。
(2)教研组长以智创课堂为切入点,①介绍年级学习方式、作业设计、评价等变革。②学习新常规养成。③教师素养提升。④课型和专题研究。
(3)课堂教学体现智创课堂五要素,执教课型凸显我校学科研究特色。
(4)个人汇报主题:“双减”背景下师生新常规培养、数学核心素养养成、课堂提质、减负增效案例或故事分享
每个月调研后,我们还会总结问题,写成调研报告,清晰指出修改意见。
调研问题诊断和反馈:每月调研后,我们都会有调研报告,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意见。
回顾这三年,成绩平平,平淡普通,却也不平凡。有热爱的事业,有热爱的事情可做,便是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