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心逐光行致远 匠心筑梦绽芳华
——参加新北区钱丽美名校长骨干人才成长营三年成长总结
新北区罗溪中心小学 朱曦铣
时间回到2020年1月15日,我有幸加入新北区钱丽美名校长骨干人才成长营,进行了为期三年的培训学习。在这三年的培训学习过程中,在领衔人钱校长的带领下,有高校专家的引领、有名校特色教育观摩、有不同行业的跨界学习等等,每一次集中学习可以说都是一次教育管理思想的碰撞,在思想的碰撞中打碎自我,重组自我,升华自我。集中学习之外,钱校长还为我们准备了大量的教育管理书籍,我们个人进行自觉研修,用不同的管理思想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和工作能力。现将三年来的在成长营培训学习情况总结如下。
一、理论学习,阅历与智慧的积淀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们每天都应当挤出“业务进修”的时间,通过读书,学习理论,学习经验,汲取营养。只有养成勤读书的习惯,不断提高管理底蕴,面对变化多端的课程改革,才能指导动态的教学实践。应该说,读书是做好学校管理者的最起码的职业底线。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我们成长营的小伙伴们通过阅读《让生命诗意的栖居》、《教育的目的》、《童年的秘密》、《U型理论》、《第五项修炼》等书籍,了解了钱校和她的团队诗意的教育理论、管理创新、课程建设、课堂实践、学生培育、教师成长、文化建设及诗意评价;知道了怀特海先生所提出的浪漫、精确和综合运用,自始至终地存在,从而不断追问自己“教育为了什么?”以不断的审视和检查自己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也让我们这些成年人更好的去理解儿童,理解他们的行为和心理;让我们知道最强大的领导工具是自我,用心灵的力量改变成长的本质。
除了自我阅读之外,和成长营的小伙伴还经常将阅读所学进行分享和交流,在一次次座谈会或者ppt交流汇报中,我们的管理思维出现了变化。而我们思维上的改变也在龙二小的团队管理中得到了印证。在龙二小的跟岗学习过程中,在参与他们的行政会议中,在课堂观摩中,我们在教师身上看到的是自觉地树立为师信仰,自觉地完成学校任务,自觉地履行学校公约,自觉地成为表率,自觉地探索创新。在中层领导身上,我们看到的就是自觉地筹划工作,自觉地提高执行力,自觉地把握全局,自觉地去做正确的事。我想,要实现这一切,核心就在阅读上,正是因为有着共同的文化积淀,对彼此有着文化认同,心才会往一处想。而如今,我在我学校自己的团队管理中,也始终坚持带领着团队成员进行阅读打卡,在团队活动中也经常组织阅读分享,让团队的成员们始终朝着自我发展的道路前进。
二、场域学习,思想与眼界的提升
三年来,在新北区教育局和领衔人钱校长的精心策划下,我有幸在不同的场域进行了多方位的学习。如现场聆听了吴永军教授关于课题研究的指导,网络聆听首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参加了暑假期间教育系统领导干部高级研修班的集中培训,聆听了市教师发展学院网络自主研修项目,赴一流大学浙大进行了现场研修学习,走进天合光伏产业园感受了不同领域的管理方式,走进五所学校感受了他们的文化底蕴和课堂特质。这些不同场域的学习让我拓宽了视野,提升了格局,增加了情怀,为今后在学校的管理工作和个人的后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政策和理论支持,指明了方向。
在专家讲座及各校实际参观学习中,我深刻领会了“以人为本”的内涵,在学校管理中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把教师管理作为第一要素,树立“以教师为本”的思想,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校管理,实行民主型、服务型的管理,努力将自己的管理方式实现从“情感管理→制度管理→文化管理→思想引领”的逐步过渡。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身为校园管理的中坚力量,我时刻提醒自己,要适时调整工作模式,把握好大方向,将自主权还给老师,随着管理重心的不断下移,激活了教师参与管理和主动发展的内觉,形成了责任人领衔、自主策划、上下联动的良性工活动机制,让每个人成为活动的主人,让每一位教师找准位置,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张扬个性,发挥潜能,向阳生长,实现了教师的自我发展,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提质增效。
三、跟岗实践,所学与实践的结合
去年三月,有幸到成长营领衔人钱丽美校长所在的常州市新北区龙虎塘第二实验小学参加了为期三天的跟岗学习。在跟岗学习中,我们看到了更多的真实的管理理念,听到了更多的不同类型的研讨会,它既没有过多的修饰,也没有太多的花俏,只有精细的计划,只有真实的数据,只有扎实的实践。这样的管理让我感到朴实、自然,它把握了教师的心理,尊重了教师的感受,时刻为团队的建设,教师的发展铺平道路,激化了团队管理的活力,激化了教师发展的内需。
同时,从去年开始,我还有幸去到六所营员所在校,通过参观校园,领略不同学校的文化特点;通过深入课堂,感受到了不同学校的课堂特质,如龙二小的弘雅课堂、飞龙小学的四生课堂、泰山小学的高认知课堂、香槟湖小学的四性课堂、新桥二实小的慧创课堂、龙城小学的英语绘本课堂均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通过学习,自我认为长进不少,不能说学了一定能干什么达到什么效果,至少是在学校管理中有思路去做好每一件事。跟岗学习以及不同学校的参观学习,学的不仅是知识,更是方法、理念和高度。鸡蛋从外部打破是食物,从内部打破是生命。跟岗和参观学习也是如此,从外打破是压力,从内打破是成长。学习不只是为了改变,更是为了成长,更好地管理。
四、借力成长,成功与失败的交融
时间飞逝,在成长营的项目指引下,学习了很多,也有许多的收获。在这三年时间里,我做了区级融合教育管理类讲座2个;所撰写的两篇论文分别发表于省级刊物《教育周报教育论坛》和《环境教育》,三篇论文分获省一二等奖;参与的一项市级课题顺利结题,主持的一项区级课题正在准备进行中期评估;本人也获得了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常州市师德模范、新北区优秀学籍管理员,从事的融合教育管理工作被《常州特教期刊》杂志报道,学习强国学习事迹被学习强国录用报道。经过不懈的努力,在三年时间里,我在职称和职务上也均有提升,2021年12月我顺利通过中小学高级教师评选,2022年7月我顺利竞聘为学校教师发展处主任。
一所好学校里一定有一位好校长,好校长的身后需有一支好的管理团队。我将始终以优秀干部要求自己,用自己实干担当为学校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三年的成长营学习虽然即将结束,但我们的脚步不会停下,我将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奋勇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