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报
(第 48 期)
新北区陈华芳名教师成长营三年汇报展示活动 2023年1月10日
本期主题: 新北区陈华芳名教师成长营三年汇报展示活动
参与人员: 陈华芳、陈华芳名教师成长营全体成员
关 键 词: 回顾反思、成长收获
辅助材料: 会议记录、过程性资料
【教研简介】
1月10日,陈华芳名教师成长营三年汇报展示活动在新桥实验小学展开。
(1)汇报展示:十二个名教师成长营汇报三年成果。
(2)专家点评:《做好成长营需要 处理好五对关系》的后续期许
(3)成长提升:收获蜕变、拔节生长
【教研经验】
汇报展示:
1.陈华芳名教师成长营《聚力潜行 自然生长》——成长营三年来,研区域材料与亲自然游戏活动内容。成果盘点:梯队、职称、岗位晋升、论文发表等显性成果;亲自然游戏清单梳理:益智区、美工区、阅读区;形成亲自然课堂的范式路径、梳理亲自然资源链接、徜徉亲自然书籍的深度阅读、亲自然教研、亲自然研究的自主行动、分组式、个别化的研究。解密,感悟成长:计划盘点,好书、专家、同伴,共同成长。立足现场:即时教研、主题引领、实操练兵、常态作业。畅想:敬畏自然的初心。
2.高亚媛名教师成长营《聚能,以成长的名义......》诗朗诵:唤醒 磁场,我们以成长而来,基于问题的真研究,织造游戏与教学的互联网。我们以三类计划:亮剑、补钙、赋能;以读书、研训为助燃剂;打造1+N的学习场、生态式互动圈;我们的专业研究,以课程游戏化内容为具体实施、六大原则带动集体教学研究;革新认知把握逻辑、多元支持再购经验。相信未来,成长是人生路上的明灯。
3.曹 燕名教师成长营《同行追梦 拔节生长》梦在心中,路在脚下:理论、项目、课例,三个子课题;景在眼前,所有成长,是成员认真研训、思考的收获。成长在路上...公开课、评优课:冲出新北,走向市级平台;论文:有价值、看得懂、有创新;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五级梯队荣誉晋升号,曹家将以直播呈现三年的累累硕果。
4.李志军名教师成长营《回望来时路 聚力启新程》成长营成营目标: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播下善学的种子,阅读图书、观摩大咖,拓宽教育视野,总结提炼研究经验,交流分享教学成果。成长营活动过程:“数学魔术”内涵价值、改善学生的数学情感、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成长营运行原则:基于教材、服务学生、方便操作。梳理“数学魔术”范式:好奇、会玩、懂理、能创、乐享,范例“读心术”,多元评价,为课后服务助力。
5.姚建法名教师成长营《‘五专行动”研修“小学生数学多元表征学习”》图像、符号、动作、言语、信息表征,是小学生数学多元表征学习的重要维度。直观/表象水平、抽象/概括水平,用表征统整多元表征。在成长营里追求真知平台、钻研互动的舞台,专家领航、专题研课、梳理多元表征的教学模型,专业表达、文章创作。成长营结营不结研,通过专业发展成就生命自觉。
6.徐文娟名教师成长营《赋能成长 蓄势前行》相约只为最美的遇见,回顾研修之路:发展规划、潜心阅读、单元整体指向核心素养、开展课堂观察活动。深耕项目建设:专家课程到学生课程,课程目标校本化、语篇研读策略、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表达能力评测。辐射项目建设成果:目标—教学—评价,教研操作机制。辐射项目成长:实践创新、率先垂范、锐意进取。遇见光、追寻光、成为光!
7.钱丽娟名教师成长营《行走场馆,遇见美好》生态园场馆课程成绩单,劳动教育、生态园、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份成长“修炼”手册。行走场馆,盘点现状路径、阅读丰厚底蕴,高位引领促认知提升;经营研究场、促专业素养内化;搭建展示平台,搭建展示场,促进梦想实现。
8.徐春凤名教师成长营《心中有光 素履以往》我们这三年,回首来路,共话营事。愿流年不负,趣教趣学文言;行目标的路,趣解文言;听大咖上课,在时光之河腹有诗书气自华;探成果汇报、理念更新。为未来,美丽、美好、筑梦!
9.盛小青名教师成长营《依托项目建设 助推成长营全面发展》项目建设总体回顾,共建、共享成长营项目;细化分工、线上研讨、品读名著、名师引领、定期盘点。重点梳理初中阶段函数模块的深入研究,勤动笔、深研究,在专业发展的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10.周小芬名教师成长营《借力项目研修 助推课改实践》审辨思维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以四体教学设计策略、法治教育、道德教育内容等入手,物化成果、学生发展、成果辐射、特色研训,教师在命题竞赛、特色活动中自我不断成长。
11.金薇名教师成长营《聚是一团火 散是满天星》开展基于“333教学活动模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利用示范与推广的多元平台辐射,积极联动区内、区外的大咖资源,善用英语课外阅读的档案袋,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在点滴之间。回顾营员的三年成长,三年不是终点,更是新的起点!
12.邵 宏名教师成长营《研究、建设情况总结汇报》不忘初心,同心同行趋同向:牢记使命,蓄能践行谋成长。物理学科课内、课外的融合,学生思维的科学发展,有递进性;成长营工作模式常态:专家讲座、逐节备课、创新实验、课堂展示、磨课议课。有效教学、高效课堂、长效赋能,围绕项目研究,三年初见成效。
(二)专家点评:
潘小福《做好成长营需要 处理好五对关系》学术思维的培养、开拓思维研究的提升;项目取得的进展、扎实而有成效;以学生的成长,验证成长营的发展;丰富了新北区教研、科研的内涵;名教师工作室,公开课、论文的收获,丰富了区域教研的样态;成长营为新北区、常州市的优秀教师队伍建设与人才输送夯实基础。
如何促进教师队伍发展?全人与专业的关系:主题阅读,书面表达,实践反思;综合融通,学术思维,逻辑涵养;开阔眼界,对话专家,走进殿堂;培育情怀,发现自己,遇见美好。大树和树林的关系,以成事促成人。自主与融合的关系,有自己的研究专题,有自己的资源,主动融入区域教研与学校建设。日常与培训的关系,让培训像呼吸一样自然,关照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初心,促进学生的专业成长。项目与课题的关系,工作室里做项目,成果需要核心概念,运作机制,成果形式、课题促进项目研究的品味。
成长提升:
杨仁元:五级梯队大比例晋升;成长营研究项目有特色、有经验、多成果;成长营助力营员所在学校的成果发展。对下一届成长营,聚集短期内需要解决的问题,进一步培养创新型人才。
张华锋:成长营营员年轻、活力、冲劲,实现了个人、团体的蜕变。成长营是一个遴选平台,不能拔苗助长,需要拔节生长。名教师成长营营员从能学到善学的蜕变,政策文件、专家指导、人才激励,密不可分。时时学习,天天向上!
报:常州市新北区陈华芳名教师成长营 出稿:王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