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班主任成长营>>顾晓春>>资源建设>>文章内容
成长营总结:同心同行,共同成长(周枫)
发布时间:2023-01-11   点击:220   来源:原创   作者:顾晓春

同心同行,共同成长——顾晓春骨干班主任成长营总结

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

古语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古人对“教师”职业内涵的深刻诠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师要努力争做“四有”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仁爱之心、有扎实学识”。“四有”好教师,既是对教师内涵的深度剖析,更是对教师精神的价值追求。

班主任,作为学生的主要精神关怀者,全面关心学生发展的人生导师和学生发展的“重要他人”,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八一学校考察时,强调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四大“引路人”,既履行了时代赋予教师的光荣使命,也是教师对“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的身体力行。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我加入顾晓春骨干班主任成长营已经三年了。在成长营的这三年,我结识了来自各校的优秀教师,阅读了班主任专业书籍,观摩了成长营的主题班会,开展了线上讲座等非常有意义的活动。这些活动,让我反思和审视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给我动力继续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做新时代“四有”好教师。以下是我这三年参加成长营的总结:

首先,就班级工作而言,成长营启迪了我的工作方法。在成长营中的各位老师,都是来自各个学校的资深班主任,他们个性不同:有的活泼、有的沉稳、有的智慧、有的大方……但是,他们共有的一个特征就在于,他们对班主任工作,都充满热情、干劲和智慧。不论工作有多琐碎和繁忙,成长营的伙伴们唯一不变的是对学生的关怀与责任。在一次次的成长营活动中,我们交流工作中遇到的困惑,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思维与热情的火焰,迸发出一只充满激情和动力的班主任成长营队伍。我深感自豪,这也给我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启发,更好地助力我的班级工作:第一,环境育人,润物无声。班级文化建设,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在成长营的启发下,我更加注重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浓郁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引领班级形成积极上进的班级精神,使班级呈现出了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学生在良好的班级环境中,如春风化雨般,受到了涵养和熏陶,滋养每一位学生的心灵。第二,活动育人,引领发展。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先生曾说过,最好的教育是自我教育。这句话对学生适用,对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我们同样适用。因此,我立足当下,始终践行终身学习理念,研读专业书籍,加强实践探索,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以身示范,引领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班级中,我积极开展各种学习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每一位学生向上向善!

其次,就个人成长而言,成长营引领了我的成长方向。成长营中不乏学科教学骨干教师和班主任工作的优秀教育工作者,通过向他们学习,我不断领悟到了要带领学生发展,首先教师要发展的好。只有将德育融入学科教学和课程教学,才能更进一步的提高自己。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我们应努力提升学科专业素养,认真学习新课标和新课程理念,并在学科教学中,努力实践新课程理念,增强学科本身的魅力,努力通过学科课堂达到育人的目的。 亲其师,信其道。只有把握好学科教学,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做事,学生才能不断提升自己。在英语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对一些问题形成正确的认识与理解。比如,在欧﹒亨利的短篇小说After twenty years的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诚信”与“责任”的关系,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认识到了“要做一个诚实的人”,更“要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在学习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这篇文章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外表”,正确认识“外表美”和“内在美”,树立“内外兼修”价值取向。

最后,就活动形式而言,成长营助力了我的工作热情。成长营的活动形式丰富,如主题班会课观摩、线上读书分享、每周聊吧、成长营讲座研讨等。成长营的这些活动,有效地帮助我打开了视野,提高了理论修养,丰富了实践经验,对我的成长帮助很大。这些活动,也让我更加积极地投身于教育教学工作,注意教育方法和教学艺术,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努力将德育工作与英语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寓德育于学科学习,寓德育于学生生活,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作为班主任,我们应着眼于班级发展的“大局”,谋班级发展之宏伟蓝图,以良好的学习环境、优秀的学科教学和多彩的学生活动,与学生共同创建优秀班集体。我们还应着眼于学生成长的“小我”,关注学生的个体成长,实现班级发展与学生成长的同步提升,真正实现教育之“育人”、“润心”的最高境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继续不忘初心,奋发前行!非常感谢成长营领衔人顾老师的引领,感恩遇见成长营的每一位老师,期待我们都越来越好!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