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对自己生活的这片土地,都会有着独特的情感,对于中班幼儿来说,家乡的意识正在逐渐形成。作为一座古镇,奔牛有着悠久的文化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奔牛实验幼儿园中班级组以《你好,奔牛》调查表收集并汇总到孩子们对奔牛哪些资源感兴趣,为支持孩子们跟这些资源产生更多的互动,开启了本次实践活动。
根据各班孩子们的兴趣,师幼自主商量、制定,本次实践活动的路线,最终实践分四条路线,分别是奔南社区、紫竹林、奔牛老街,以及奔牛星光城。
中2班的孩子们走进奔南社区,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相关工作人员,并跟随社区编织队的爷爷们学习编织;中3和中5班的孩子们在紫竹林,在观察紫竹的同时还对运河上各种船的外形特征及其作用产生了兴趣;中1、中4、中6、中7、中8五个班级的孩子们带着对奔牛房子和众多桥的兴趣来到奔牛老街,清代、民国时期的建筑面前那一个个小小的身影,他们在相互交流着看到跟平时房子不一样的地方及对这样的建筑自己喜欢之处。走过现代化的步行桥,孩子们随着奔牛老街窄窄的道路到达有着千年历史的万缘桥,坐在万缘桥的美人靠上听着老师讲述万缘桥的故事,并利用短暂的休息时间对两座桥进行绘画表征;中9、中10、中11和中12班的孩子们来到星光城,以小顾客的身份与商家进行交流,初步了解购买物品的流程等。
这次实践活动,让孩子们对家乡的认识由原来的模糊、懵懂到逐渐清晰、明了,从习以为常到重新探究,同时奔幼的老师也会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之上,与孩子们一起行动起来,将孩子们的兴趣和问题带入班级课程中。
(奔牛实验幼儿园供稿 撰稿:周梦娜 摄影:各班老师 审稿:朱晓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