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建设是幼儿园教育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环境作为一种“隐性”课程,在开发幼儿智力,促进幼儿个性方面,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新的一学期刚刚开始,为了让教师们能在新学期更好地创设班级环境,2月26日下午,安家中心幼儿园开展了儿童视角下的环境创设教研活动。
镜头一:看图片,聊收获
活动前,包如洁老师带着老师们,结合图片,提前思考。所以在活动中教师们对于不同班级呈现的环境,所给予自己的感受畅所欲言。有的老师觉得:图片中的环境,特别是关于橘子的课程故事,呈现比较美观,且基于幼儿的兴趣出发,里面包含了孩子们对橘子的讨论,有孩子们参与的痕迹。有的老师则表示:图片中的环境不是随意摆放的,是孩子们游戏中存在的,能够引起其他孩子共鸣,促进其形成新的经验。还有的老师觉得,有些环境是有主题的,它是存在一定的阶段性,能引起孩子持续探索。
镜头二:齐梳理,共了解
根据老师们对于图片中环境的解读,包老师带着老师们解读了局部环境的呈现要注意布局与设计兼顾“美”,根据不同年龄段的特点,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支持性环境的呈现包括活动的简单支架,材料、计划等潜移默化地支持,经验支持。主题式环境的呈现包括一个区域或者区域中一个主题的整体呈现,以及系统与整体的区别。除此之外还为大家解读了何为“儿童视角”,班级环境的来源。
镜头三:学案例,促理解
理论结合实践才能化为己用,老师们结合刚学的理论,解读了《玻璃上的雪花》中所带给自己的感受。认可了案例中教师能抓住孩子的兴趣与孩子们讨论,交流创设游戏,并在游戏分享中用潜移默化的方式促进孩子的发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让更多的孩子卷入到班级环境创设中,促进他们动手动脑,建立互助友爱的合作行为。
最后张小红园长进行了总结提升。张园长带着我们从何为儿童视角?如何创设班级环境进行了回顾,并提醒教师要每日一省,儿童是否喜欢这个环境?哪里需要改进几个方面来不断复盘,以此来优化班级环境。
此次教研活动,为教师们创设班级环境提供理论支持,也为后面的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
(图文:邵梦楠 审核:殷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