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幼儿园>>文章内容
教师成长系列:走进角色游戏 走近儿童世界——记安家中心幼儿园角色区专题研讨系列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4-09-2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殷丽珍

  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独特的游戏形式,幼儿通过角色扮演、角色模仿可以提高幼儿对自然、社会的了解,特别是对与其生活相关的成人职业的观察与了解,促进幼儿的社会性、交流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品质、行为习惯的养成。《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为了满足幼儿角色游戏的需求,让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提升教师创设、指导、分析幼儿角色游戏的水平,我园于9月23日下午开展了关于角色游戏区的专题教研活动。

111(1).jpg

  教研伊始,大家畅聊了对角色游戏的理解,并结合班级日常,围绕自身“当下角色游戏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进行了思想的碰撞。接下来的共学环节,在主持人的带领下,大家结合“问卷星”调查结果,一起重审了角色游戏的概念及作用,内容以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共同梳理了各年龄段角色游戏的核心经验,包括游戏态度与情感体验,游戏主题与角色扮演,材料选择与使用,交流与交往,规则与习惯等以及各年龄段角色游戏的特点,发展目标,材料投放,指导要点等。

222(1).jpg

  进入实操环节,大家分组研讨,针对话题进行现场操练:以当下自己所在的年级组为例,依托理论,结合日常经验,围绕所提供的三个关键主题(小班:生活模仿,中班:同伴交往,大班:社会角色),设计角色区游戏内容,包括区域环境、材料投放、参与人数、游戏过程预设等。参加研讨的老师都能以本年龄段幼儿角色游戏的开展情况为依据,各抒己见,从分析前期准备、观察和发现游戏问题、讨论材料投放的适宜性等角度探讨游戏的可行性,有的还拿出纸、笔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力求通过研讨,全面诠释所思、所获和所感。点评的老师们也纷纷表示,大家现场设计的角色游戏能关注游戏中幼儿的发展:自主选择、自由结伴、自发生成新角色,自主性和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充分发挥;对不同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认知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游戏中发现并尝试解决问题、主动学习和积极建构经验的能力得到发展,体现了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倾向,凸显了良好的游戏品质。

  最后,张小红园长从角色游戏中的三要素谈起,针对今天的现场教研进行了点评:角色游戏是幼儿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幼儿的生活经验越丰富,角色游戏的主题越广泛,情节越深入。因此,我们需要注重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以支持他们角色游戏的开展。可将对幼儿生活经验丰富的话题有机融入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在幼儿角色游戏中,教师扮演着多重的角色:环境的创设者、幼儿兴趣的观察者、角色扮演的引导者、矛盾冲突的解决者、游戏扩展的推动者、创新玩法的支持者以及现状的反思者等等。多重的角色也就决定了教师需要有不同的行为落实;同时不管是在区域游戏过程中的观察,还是区域游戏过程的讲评环节,教师需要以观察为基础,进行适时适宜的引导与互动,从而推动幼儿游戏的进程。

555(1).jpg

  幼儿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只有真正发现角色游戏的魅力所在,才能够把握观察和指导的适宜尺度,让游戏活而不乱,有序开展,这样角色游戏才有出路。相信通过这种参与式、互动式的教研,让教师们在观摩、对话、分享、讨论中对角色游戏的组织与实施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更进一步的思考,只有这样,孩子们才会在角色游戏中玩得更开心,才会在快乐的游戏中发现自我,发现各种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形成和发展对生活的理解以及建构认知结构,从而实现富有个性的发展。

  (图文:殷丽珍   审核:陆娇)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