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幼儿园>>文章内容
春之灵系列:全纳融合,温暖相遇,助力成长——融合教育组及课题组第一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4-10-1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耿智蔚

  幼儿园实施全纳教育,可以让更多有特殊需求的幼儿适应社会,融入社会。从个体智慧走向支持共融,架构齐学共进的学习生态。本学期春幼融合教育组将切实从教师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通过案例分享、阅读借智、现场观摩等方面专题培训,用融合的理念引导教学,加强普通班教师全纳教育意识,提升资源教师专业能力。为此融合教育组及课题组在2024年9月30号中午开展第一次活动。

  第一个环节: 交流计划,明确研究方向

  活动开始,谭雨菲老师对幼儿园内特殊幼儿情况进行了分析解读,明确本学期研究方向,基于上学期研究中反馈的问题,聚焦“个别化干预”及“游戏干预”进行了初步研究,以园际观摩、园级调研、级组调研、区融合教育组开放、课题组教研等形式,梳理发育迟缓幼儿的积极干预策略。

IMG_20240930_125006.jpg

  第二环节:一人一案,科研推进

  耿智蔚老师和谭雨菲老师分别结合班级特殊儿童进行案例分享。耿智蔚老师结合特需儿童笑笑的不断变化和家长需求,与幼小衔接结合不断地调整对幼儿的活动设计以及对待方式。谭雨菲老师结合函函小朋友的一个视频案例,分析总结经验,让我们知道了面对幼儿情绪失控,我们可以1、及时的转移注意力,安抚情绪不要过多的唠叨和劝慰;2、找到失控的原因;3、创造环境让孩子放松。

IMG_20240930_132814.jpg

  第三环节:互动研讨,班级创设及环境支持

  为了让教师能够更好的了解和分析幼发育迟缓幼儿适宜的班级文化建设和环境支持。教师们从如何让普通孩子更好的接纳特需儿童和教师如何让特需儿童在生活中收获安全感。最后大家通过碰撞交流,提出可以从教育与宣传、创造友好环境、促进互动交流、家长支持与参与、专业指导与培训者5方面让孩子更好的接纳特需儿童。为了让特需儿童获得更多安全感我们可以从物质和心理环境两方面下手。物质环境可以是温馨的、暖色调的、友爱的、有特需支持的。在心理环境上需要做到老师与家长的陪伴、话语接纳与鼓励、提高社交能力、“抓”需求,“激”兴趣、“抓”环境,“带”互动。

IMG_20240930_133815.jpg

  通过本次融合教研活动,让资源教师们都能更清晰地了解孩子在各方面的优劣势,老师们对接下来的融合教育工作的开展也有了清晰的思路和深入的思考,从而制定更加合适有效的教育目标,真正落实个别化教育。

  撰稿:耿智蔚   拍摄:耿智蔚    审核:杨婉君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