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幼儿园>>文章内容
上善若水,融合共生——新北区幼儿园融合教育第三十三次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4-10-2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耿智蔚

  融之有道,融爱无声,融合教育是一场温柔的坚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关于“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的精神,全面落实教育部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进一步推动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教师融合专业素养,2024年10月25日下午,新北区幼儿园融合教育研究核心组集聚春江幼儿园,开展了新北区幼儿园融合教育第三十三次研讨活动。

  一、基于理论基础,谈实战经验。

  活动开伊始,薛家幼儿园沈佳颖老师进行了《共融共进,点亮和美之光》个案分享,沈老师通过《纲要》、《指南》、《残疾人教育条例》等纲领性文件,清晰了普通幼儿园开展融合教育的意义。对班内视障儿童进行持续观察、家园互动,了解普通幼儿与特需儿童行为表达不同之处,剖析特需幼儿的行为问题及背后原因,以多元资源(环境资源、教师资源、幼儿资源、专家资源)促进视力障碍儿童个性发展。

  二、特教活动展示,尽显春幼风采。

  幼儿园集体活动是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一节优质集体活动是一场师生共同成长的路程,春江幼儿园的2位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两节优秀的课例展示。

  杨婉君老师基于幼儿撕贴经验,引导幼儿将有一定厚度的KT板掰出不同造型的山,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创意表现立体的山群,在动手制作来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活动中,杨老师通过语言提示、表扬强化、作品展示等形式引导特需幼儿有规则地参与活动。

  韩萍老师以幼儿感兴趣的泡泡游戏作为支架贯穿整个活动,尝试不同的方法“吹”出泡泡。活动中,韩老师关注特许幼儿的需求,鼓励幼儿在实践操作、观察推测中探索泡泡形成的原因,亲身体验中感受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特性,激发特需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细致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两节集体活动凸显了生活化、游戏化,老师们紧扣核心经验,围绕目标采用多种形式支持幼儿自主地探索、自信地表达、快乐地合作,教师与幼儿良好的互动展现了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三、回归教学本位,专家引领提升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大家进行分组研讨,两位执教老师结合班级特需儿童情况,简单阐述教学活动设计与思考,深度剖析集体教学活动中的亮点和不足。融合教育小组成员从活动设计、游戏化情景创设、师幼互动交流、领域目标达成等方面提出了指导意见。在肯定两节集体活动设计优点的同时,也对材料的提供、活动流程的设计、师幼互动方面进行了优化调整,帮助特需幼儿更好的融入集体。

  最后,新北区幼儿园融合教育组冯越老师针对本次活动做专业上的引领和提升。冯老师对本次融合教育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首先,个案分享质量高,沈老师从对孩子的精准评估到家庭的分析,集合各种资源全方位的进行干预和支持,为后续的个案分享提供优质参考;其次,教学活动中孩子的参与度、投入度、情绪情感非常的饱满。同时,冯老师再次明晰融合教育教案的设计与教学活动中有效的师幼互动,在活动的设计上要关注特需孩子的需求。

  通过本次融合教研活动,让资源教师们都能更清晰地了解孩子在各方面的优劣势,从而制定更加合适有效的教育目标,真正落实个别化教育。教育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我们携手共进,以爱心感染爱心,用生命影响生命,用心把融合教育做真、做实,让每位幼儿都能感受到教育的温暖。

  撰稿:耿智蔚   拍摄:胡寒冰   审核:谭雨菲

5a9e81fdc826ff84df8f0323b2fdbf79.jpg

a56cfdab2bc717c4fd4404c8da749dfe.jpg

5d837dc0d60ee377322dec5d2fbef5b7.jpg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