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观察幼儿在项目建构游戏中的持续发展,扎实推进幼儿园建构游戏,春江幼儿园建构项目组成员在匡菁云老师的组织下于2024年11月1日下午,齐聚西苑会议室开展了第三教研活动。本次教研围绕:“区域游戏观摩、案例分享和如何提高幼儿的探究力”等环节展开。
环节一:案例分享
邵慧莲老师根据日常观察,分享了班级里的建构案例——亭子,让现场老师们感受到中五班的孩子们在游戏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选择场景,丰富游戏内容,同伴之间的默契互动,更是促进了幼儿思维的发展,教师也做到了全力支持,给孩子思考和探索的空间,顺应孩子的需求,并且进行适当的支持和调整,让孩子们在建构能力上获得实效性发展。
环节二、现场区域观摩
随后项目组成员走进游戏现场,近距离观摩中五班孩子的游戏场景,对建构凉亭主题游戏进行实地观摩,记录与思考。中五班的孩子们在开放、自主的游戏环境中,自主选择游戏的伙伴,与同伴合作游戏,在建构游戏中体验到合作、挑战及创新的乐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喜悦,在玩中学习与发展。
环节三、沙龙研讨——提高幼儿探究力的策略
观摩结束后,小组成员们根据现场游戏围绕“提高幼儿探究力的策略”进行了分组研讨,组员们通过集体讨论,提出了针对性、建设性的解决策略及游戏推进方向:对于小班幼儿,教师可以先讲解比较简单的材料,尽量选择颜色较为艳丽的材料,能够直观刺激幼儿的感官,使其立即融入课堂环境中。对于中班幼儿,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选择不同形状、大小的材料,提高幼儿的综合认知。然而对于大班幼儿,教师需要让幼儿了解材料的结构技能,让幼儿根据不同的材料发挥想象能力,制作建构材料。
环节四:理论学习探究根基
基于小组成员们的智慧碰撞和理论的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幼儿是在体验建构区活动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身的感性经验。从自身的经验出发去了解生活周围的事物和现象,了解生活、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从而获得探究能力的提升。因此需要老师在日常游戏中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建构材料,帮助幼儿积累建构游戏经验的同时,还需要创设丰富的区域环境 ,鼓励幼儿积极构建同伴关系,促进合作探究。只有通过教师的有效支持 才能让幼儿进行不断地探究,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
活动最后,杨婉君主任和李晗副园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肯定了孩子们在游戏活动中认真的态度,并且提出在教研活动中,教师要通过互动交流,将研讨成果转化为可推广的经验。在孩子的游戏中,教师应以恰当的方式提供前期准备的素材,并确保游戏的进展能够体现其推动作用。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对游戏辅助材料进行恰当的筛选。
每一场分享,都是教育视野的开拓,每一次观摩,都是互相交流的契机。此次教研活动,看到的是孩子们在游戏中的专注、思考、坚持、合作,教师们的儿童观、教育观、课程观。在思维的碰撞中,组员们进一步认识到了儿童游戏的本质。在今后的建构游戏实践探索中,建构小组成员将持续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游戏材料和丰富的游戏环境,让孩子们在建构游戏中开启思维新模式。
撰写:孙超 审核:匡菁云 图片:陈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