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幼儿园>>文章内容
春之灵系列:“教”而有思,“研”而有行”——家园共育项目组第三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4-11-1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耿智蔚

  社会领域的教育是根植于幼儿情感体验的教育,其教育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对幼儿的人格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春江幼儿园家庭共育项目组的老师们积极夯实教师专业素养,深入挖掘社会领域的教育价值和意义,提升幼儿社会认知、社会行为和社会情感的发展。2024年11月15日下午,春江幼儿园家园共育项目组成员开展了本学期第三次活动。

  篇章一:课例展示,共思共研

  王筱老师为我们呈现了大班社会活动《不做手机迷》,通过前期的调查问卷了解幼儿情况,在课堂上使用谜语导入和视频故事引起幼儿兴趣。将家长卷入课堂,参与辩论,手机好还是不好?并制定手机公约,让孩子们合理使用手机。

  集体活动后,在黄良燕老师的主持下,小组成员围绕围绕两个研讨点进行了集体研讨。从活动目标、活动流程、核心经验的达成、家长卷入课堂的程度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对教案进行调整与优化。潘主任对于和家长的深度沟通,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1.第一部分调整为自由谈论,调动孩子经验和表达欲;2.家长参与课堂分享在家引导幼儿不玩手机的经验;3.根据大班年龄特点,目标增加增强孩子的自律意识和时间管理意识;4.辩论环节教师预设幼儿观点提前准备相应图片;5.调动家长资源,发布公约,渗透家庭。

b1f5985da8c85747e05ee4673af0f8ba.png

  篇章二:案例分享,共促成长

  刘娜老师对老师们的案例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分享了王寒艳、黄良燕、贾冬玉3位老师的优秀案例。案例中王寒艳老师和家长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进行了多次的沟通,并根据幼儿情况不断调整的应对方式。黄良燕老师图文结合直观的想家长反馈幼儿在园生活,并留出沟通记录。贾冬玉老师通过观察记录幼儿的行为习惯结合图文制成表格向家长反应幼儿的成长情况。

  分享结束后,刘娜老师带领组员以王寒艳老师的案例为论点,归纳总梳理我们在培养幼儿行为习惯方面的优秀经验。

7b675978e7c7d189d8f1f01abbc85afc.png

  篇章三:观察记录表,再研讨

  家长半日活动中的观察表为家长观察幼儿的发展情况提供了方向,为了让家长更好的观察了解幼儿在园的情况,前期老师们依据指南核心经验分年龄段讨论并调整了家长半日活动观察表,本次活动,通过试点班实际填报情况进行了班级幼儿的能力分析,以此为依据,针对前期家长的表格是否能正确填写,各板块内容的设置是否符合当下年龄段孩子的发展目标,以及针对具体的板块进行备注说明补充。

  篇章四:提升引领

  活动最后朱华娟副园长对本次活动给予很大肯定,她表示本次活动看到了老师们向上的力量,认真的策划,带着思考进行的研讨与主持人的深厚的知识积累。同时观察记录表和教案,需要持续的跟进,基于反馈进行调整,形成园部资源。

53db741248d22f9767de62edd89da3ce.png

  此次活动不仅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更体现了教师们的团队精神,同时也为所有教师营造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不断探索、不断反思的良好互动氛围,相信在今后的活动中,老师们定能更好地优化教学环节,使教学再向新台阶。

  撰稿:耿智蔚    拍摄:益苗   审核:王寒艳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