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指南》精神,深入推进音乐领域的学习与研究,提升教师音乐教育水平,提高音乐教育活动的有效性,促进教师音乐素养的提升,11月26日上午,西夏墅镇中心幼儿园园本教研组和音乐教研组齐聚一堂,共赴本学期第二次音乐教研活动。
一、教研共学,共同进步
活动伊始,老师们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第三章为学习内容,通过仔细阅读,划一划、找一找给自己有所启发的句子,结合实践经验聊一聊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切磋琢磨方成玉,学思悟行绽芳华。每一次思维碰撞的火花,都是教育成长的契机;每一场教学研讨的相遇,都是教育智慧的传递。
二、现场观摩,展现风采
接着,老师们一起观看由王帆老师执教的大班打击乐活动《欢沁》。在活动中,王老师以亲切自然的教态、姿势优美的动作、生动有趣的语言激起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通过听一听、说一说、演一演的方式,不断加深对音乐的理解。通过打击乐活动实例,老师们也一起学习如何循序渐进地开展各个环节,如何引导幼儿进行乐器伴奏,用打击乐器再现音乐节奏。观看过程中,老师们仔细聆听,用心记录。
三、交流分享,共助成长
之后王芳老师将外出学习的宝贵经验进行分享交流。王老师带领老师们以歌曲《这是小兵》为例,从徒手演奏练习到运用多形式的合奏,让老师们亲身体验到打击乐教学的乐趣,也让大家了解了打击乐教学活动的一般流程。
王老师表示:要学习许卓娅老师的“一A建库”模式,其中一“A”=一个例子,建库=举一反三,即从原有经验中来不断重组建构出新的经验,“A”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词汇、一个短语......老师们要善用已储备的教学技能,实现教学相长。
四、沉浸教研,赋能发展
所谓教而不研则浅,老师们针对以上活动逐一发言,总结自己的心得和体会。大家对王帆老师的这次教学活动先给予了肯定与鼓励,但同时,大家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教师的站位是一门微妙而重要的艺术,要能兼顾个体和整体幼儿。第二、教师的提问和回应语可以更加契合和多样,问题的设计要简洁明了,具有开放性与启发性,同时也要注重专业术语的使用。第三、教学活动中幼儿和节奏板的位置可以以“八字形”来呈现,方便其他幼儿的观察和后续意见的提出。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活动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同时,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每一次成果的分享、每一次思想的碰撞,只为能在教育之路上开出更美的花,教乃研之基础,研乃教之利器,教学研究的路也是永无止境的,本次教研加强了老师之间的互动交流,大家研有所获、研有所得。今后我们将一直在教研中收获,在反思中成长,陶冶孩子的情操,带给孩子更多“美的愉悦”。
(撰稿:郝安琪 摄影:熊亚丹 审核:陈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