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幼儿园>>文章内容
春之灵系列:以建构游戏为例,思小小观察员在游戏活动中的组织策略——《指向互动学习的幼儿园小小观察员活动组织与实施的研究》课题组第三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4-12-0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蔡小美

  为了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研究小小观察员活动中的有效互动的评价体系,形成幼儿园专项活动中小小观察员活动的组织路径和有效策略,2024年11月28日,在顾滢滢组长的带领下,《指向互动学习的幼儿园小小观察员活动组织与实施的研究》课题小组开展了第三次活动——游戏中的小小观察员主题观摩研究活动。

  环节一:课例观摩

  大3班的汤晨欣老师组织了一节大班谈话活动《小小观察员之建构观察》。活动中,汤老师通过建构区的游戏照片导入,带领幼儿明确了观察员的身份是做什么的,观察内容有哪些;接下来通过幼儿的现场表征,让幼儿有使用简单的绘画,表征观察中的重要事情的意识;和幼儿一起梳理了做观察员的好方法:观察前商量好观察内容、站位,准备好本子、笔,观察中可以提醒可以记录,观察后向大家分享观察内容;最后以一场辩论游戏:想不想当观察员为结尾,幼儿们在思辨的过程中逐渐感受到观察员的作用,喜欢做小小观察员。

  环节二:教研思辨

  课程开展后,老师们针对今天的课例以及游戏现场进行了激烈碰撞,最终达成以下共识:“指向互动学习的幼儿园小小观察员活动”是指向在幼儿园中能引发幼儿之间经验获取、反馈、互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的观察体验活动。本学期已经开展了“自主生活中”的小小观察员活动、“幼小衔接”中的小小观察员活动,这次是 “自主游戏中”的小小观察员,三次活动是三个不同的方面,但是有共同的推进方法:首先对于中班的幼儿,教师可以以“小小观察员”的活动方式,巧妙地将“告状”现象从问题转向集体策略解决,老师要先让幼儿有这个意识,知道观察员是干什么的,从而促进幼儿自我管理能力、社交技能及责任感的提升,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大班的小小观察员推进的第一阶段是要让幼儿知道做观察员观察的内容是什么?需要准备什么工具?站位在哪里?第二阶段观察员要先确定一个观察目标,观察员要参与评价活动,要学会与游戏者进行互动,观察时间为不超过10分钟。

  环节三:读书交流

  主持人王婷老师带领课题组成员共读了《儿童视野的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第一章节,她介绍了本次读书交流的主题和重要意义,生动地讲述了书中扣人心弦的案例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强调了从儿童视野出发进行环境创设对于幼儿成长的关键作用。她提到,书中强调的“尊重儿童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她深受触动,并结合自己在班级中的实践,讲述了如何通过鼓励孩子们参与环境布置,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此话题引发了在场教师对儿童视角环境创设的深入思考,老师们纷纷踊跃发言,陈英老师阐述了自己根据书中理念对班级环境进行调整后的显著效果,孩子们在更加舒适和富有吸引力的环境中,表现出了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和情绪稳定性。

  在活动的最后,潘嘉雯主任对本次课题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老师们的积极参与和深入思考,并鼓励大家将所学所悟运用到实际的环境创设中,为孩子们打造一个真正属于他们的快乐天地。

  每个幼儿都是小小观察员,这能让他们更顺利习得生活技能、融入集体生活、获得归属感,因而让孩子们成为自己生活中的小小观察员也有其必要性。本次活动,为老师们搭建了一个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让我们携手并进,共思共研,构建和谐的班级氛围。

11.jpg

22.jpg

33.jpg

44.jpg

55.jpg

  撰文/蔡小美     拍照/蔡小美    审核/顾滢滢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