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幼儿园>>文章内容
春之灵系列:“五力”评估让建构游戏更有戏——春江幼儿园建构试点小组第三次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4-12-1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锦萍

  为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五力”儿童的观察量表的评估,深化我园教师对建构游戏观察与评价的认知与理解,提升教师观察理解儿童的能力。2024年12月10日下午春江幼儿园建构试点小组成员在顾滢滢老师的组织下齐聚西苑会议室开展了第三次教研活动。

  环节一、现场区域观摩——桥梁

  西苑的小六班现场开放了建构游戏——桥梁。老师首先以游戏为切入点,激发幼儿的建构兴趣,接着在游戏中提供了丰富的游戏材料,满足孩子的建构需求。最后,老师鼓励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建构成果,提高孩子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整个游戏现场,小班的孩子用双手创造连接,用智慧跨越障碍,圆满完成了自己的桥梁作品。

  环节二、案例分享

  邵慧莲和匡菁云两位老师分别从日常的游戏观察中分享了班级里的建构案例《我们与凉亭的小故事》《瞧,桥》。她们从问题引入到经验准备再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孩子们在一次次搭建中不断讨论、反复实践,教师不断跟进,支持、引导幼儿用适宜的方法探究或解决问题,并且鼓励幼儿学习做简单的计划,运用绘画等方法记录游戏过程和结果,为幼儿提供了创造探索和实践的游戏环境。

  环节三、沙龙研讨——“五力” 儿童的观察

  观摩结束后,小组成员们根据现场游戏结合“五力”儿童的观察量表的评估,谈儿童的五力表现以及老师的支持策略。现场的老师都争先恐后积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并达成一些共识,如:孩子行为背后的五力要素是多个存在的,思维力和探究力是同时出现的,探究力和思维力是先行的。在三力的基础之上会出现孩子的建构力,但是建构力和思维力是存在互补的。从小中大三个年龄段,在建构力的分析中,把五力要素放在一起,跟思维意识高度相关的合作力不是每一次都能出现。年龄段对孩子的搭建是有影响和差距的,教师的支持非常重要。

  紧接着,匡老师又带领大家对大班幼儿建构合作能力的培养进行了理论分享,大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很少产生积极的合作行为。因此要注重幼儿的合作能力,需要教师为幼儿搭建合适的平台,用建构游戏来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激发幼儿的兴趣,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帮助幼儿掌握合作技巧,为幼儿的个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环节四、总结提升厘思路

  杨婉君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点评,首先肯定了本次活动的亮点:主持人能精准提炼老师的话术,现场老师观察细致,研讨氛围浓厚。同时也建议大家活动方案需要再细化,案例梳理要真实。观察表需要问题的反馈,发现的问题,对评价表进行调整,梳理。

  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基于“五力”儿童的观察量表的评估,老师们清晰了在后续建构游戏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合作态度和能力,进一步培养幼儿学会与人合作的品质。也明确了要用多维评价方式激发幼儿对游戏兴趣,用适宜科学的观察指导与评价手段支持幼儿的游戏行为,点亮幼儿幸福的童年!

QQ图片20241211122545.jpeg

QQ图片20241211122140.jpeg

QQ图片20241211122545.jpeg

  撰写:孙超    审核:匡菁云   图片:陈豆豆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