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幼儿园>>文章内容
教师成长系列:家园“慧”沟通 赋能“新”成长——记安家中心幼儿园小班组级组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4-12-1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玲

  2024年12月9日,一场旨在提升家园沟通效率与质量的小班组专题教研活动在我园一楼多功能厅顺利开展。本次活动由刘金老师主持,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家园沟通的有效策略,为孩子们的成长赋能。

  活动伊始,刘金老师强调了家园沟通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指出家园合作是幼儿健康、健全成长的必要条件。她提到,在实际带班过程中,教师们常会遇到一些家园沟通的难题,如家长对孩子饮食、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的担忧,以及对教师关注度的期望等。这些问题反映出家园之间需要更加紧密、有效的沟通。

  在话题一的讨论中,教师们纷纷分享了自己在家园沟通中的困惑与经验。周淼老师认为,家园沟通应是双方互相配合、协商教育策略的过程,需要家长与老师主动沟通,相互倾听。邵梦楠老师则强调了家长之间的相互尊重,以及沟通形式的多样性,如口头交流、电话沟通、半日活动等。刘金老师总结了沟通的十个关键点,包括关系建立、互动频繁、差异化对待、等,为教师们提供了具体的沟通指导。

  话题二聚焦于家园沟通难题的化解。周淼老师分享了通过表扬孩子、拍摄小视频等方式让家长放心的方法。谭越月老师则讲述了如何以热情感染冷漠的家长,通过先夸后聊的方式逐渐建立信任关系。顾珺老师、包如洁老师等也分别就孩子生活自理、祖辈沟通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解决策略。

  在话题三的讨论中,教师们针对不同类型的家长如何沟通进行了深入探讨。刘金老师提出了开门见山、直接说、先长后短、责任分明、传递爱心等沟通策略,并强调了要根据家长的特点和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同时,她还分享了面对特殊类型家长的沟通技巧,如冷处理、调查了解等。

  活动最后,张小红领导进行了总结发言。她指出,基于儿童的家园沟通需要教师们细则观察幼儿行为,才有底气与家长交流沟通。在幼儿受伤、学习问题、生活问题等方面,教师们需要掌握正确的沟通技巧,如共情理解、换位思考等。同时,她还强调了与教师保持适当距离、尊重家长意愿的重要性。

  本次小班组专题教研活动不仅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沟通策略和经验分享,更深化了教师们对家园共育重要性的认识。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教师们将更加注重家园沟通的艺术与技巧,为孩子们的成长创造更加和谐、健康的环境。

  (图:宣好 文:陈玲 审核:殷丽珍)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