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幼儿园>>文章内容
教师成长系列:玩转益智 乐享童趣——记安家中心幼儿园益智区专题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19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玲

  为进一步优化幼儿园益智区的支持性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策略,提升教师对益智区活动的指导能力,3月17日,我园开展了以“玩转益智 乐享童趣”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分享、共思、练兵和提升四个环节,围绕益智区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的核心问题展开深入研讨,旨在为幼儿提供更适宜的益智探索环境,支持其逻辑思维与数学能力的发展。

  一、分享:理论学习,启发实践

  活动伊始,教师们结合前期自主学习的内容,分享了各自对益智区环境创设和材料投放的思考。邵老师提出,材料投放应注重适宜性,例如通过提供不同片数的拼图满足不同能力幼儿的需求;包老师则强调,材料投放应结合幼儿的核心经验,选择与年龄段特点相匹配的材料;鲍老师分享了通过增加辅助材料或调整游戏人数来激发幼儿兴趣的实践经验。这些分享为后续的研讨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与理论支持。

  二、共思:聚焦支持性环境创设原则

  在“共思”环节,教师们深入学习了“对幼儿持续发展有价值支持性环境”的六大创设原则:尊重儿童权利、满足儿童需要、经验均衡、逐步积累、适度留白和过程轨迹。教师们结合这些原则,对益智区环境创设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教师们认为,环境应呈现幼儿活动的动态过程,包括计划、假设、讨论、观察和反思等环节,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并促进深度学习。也可以通过记录幼儿经验的前后变化,更好地识别幼儿的学习策略,并调整支持性环境的创设。最后教师们以小班和大班的益智区环境为例,分析了当前环境创设的优点与不足。例如,大班的环境呈现了游戏过程的积累,但需要进一步体现幼儿的探索轨迹;小班的环境则需增加情景化设计,以更好地吸引幼儿的兴趣。

  三、练兵:分层设计,实践创新

  在“练兵”环节,教师们以年级组为单位,围绕“图形与空间”这一核心经验,设计了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益智区游戏内容与支持性环境创设方案。大班教师设计了以方位词为核心的游戏,通过任务卡和镜面游戏引导幼儿理解空间概念;中班教师以彩色积木为材料,设计了从简单到复杂的拼搭游戏,逐步提升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小班教师则以拼图游戏为主,设计了从有底图到无底图的四个阶段,帮助幼儿逐步建立空间概念。这些设计不仅体现了材料的层次性与递进性,还注重了环境的支持性与互动性,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探索机会与学习支架。

  四、提升:领导点评,引领方向

  活动最后,张园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点评与总结。她强调,益智区活动的设计首先要设定清晰的目标,确保活动内容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相匹配。其次,材料投放应注重多元性与层次性,既要满足幼儿的个体化需求,又要支持其有效性学习。最后,她指出,教师在活动中应注重观察与评估,及时调整材料与环境,以更好地支持幼儿的探索与学习。

  本次教研活动通过理论学习、实践分析与策略设计,帮助教师们深入理解了益智区支持性环境创设的核心原则与材料投放的策略。教师们不仅提升了自身的专业能力,也为幼儿的益智探索活动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未来,我园将继续聚焦益智区的研究与实践,为幼儿的逻辑思维与数学能力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图文:陈玲    审核:殷丽珍)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