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幼儿园>>文章内容
深耕课题研究 探秘小小观察员之旅——记小小观察员课题组第二次活动报道
发布时间:2025-04-14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锦萍

2025 4 1 日下午在春意盎然的时节里,春江幼儿园小小观察员课题组第二次活动在南苑会议室开展,全体课题组老师齐聚一堂,围绕“幼小衔接”中的小小观察员活动展开课题研究之旅

环节一:现场观摩捕捉幼儿探索瞬间

课题组成员们齐聚南苑大四班,观摩陈英老师组织的日常散步中的 小小观察员活动。在户外的散步过程中,幼儿们化身为专注的小小观察员。聚焦散步过程中的有趣事件以及安全常规问题。孩子们在自然的环境中充分展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敏锐的观察力,而老师们则在一旁静静观察这些小观察员们在活动中的表现引导幼儿及时记录,这一过程为后续的研讨提供了丰富而真实的素材。

环节二:书香共享汲取理论智慧

活动进入到读书分享环节,在这环节中由祁静涵老师带领大家共同阅读《自主的、幼儿充分参与的班级环境》第四章。祁老师首先分享了自己的阅读感悟,她从书中的理论观点出发,结合幼儿园班级环境创设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幼儿在自主参与班级环境构建过程中的重要意义。随后,其他老师纷纷发言,分享自己班级中幼儿在建构区游戏中的表现,提出如何更好地引导幼儿深度参与的思考;并且从书中理论延伸到日常教学实践,探讨如何借助班级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大家在讨论分享中不断汲取理论知识,为小小观察员 课题的深入筑牢理论根基。

环节三:研讨交流构建科学评价体系

活动最后一个环节由顾滢滢带着组员讨论小小观察员活动评价手册”的初步制定。基于前期对不同年龄段幼儿在小小观察员活动中的观察,老师们深知不同年龄段幼儿认知发展特点和差异显著。有的老师提出评价手册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幼儿在观察活动中的参与度、思考方式以及与同伴的互动情况;有的老师强调评价指标要结合幼儿的个体差异,不能一概而论,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客观且有针对性的评价。此外,老师们还探讨了如何利用智能设备,如智跟拍AI技术等,记录幼儿的观察行为数据,从而增强评价和分析的效果,让评价更加科学、精准、全面。活动中老师们分成两组,分别从幼儿自评指标和教师观察指标两个角度给出了评价手册的初稿。

本次活动通过现场观摩、读书分享、沙龙研讨环节,老师们在课题活动中得到新的启发和研究启发。相信在课题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小小观察员活动将不断优化完善,为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带来更多积极的影响。


撰写:徐菊      审核:顾滢滢   图片:汤晨欣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