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幼儿园>>文章内容
教师成长系列:赴科探之约 启智慧星芒
常州市优秀教师(朱靖波)牵手行动(六)
发布时间:2025-04-18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钱卫娟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牵手共进时。窗外艳阳高照,室内其乐融融,在享受晚春美好时光的同时,安家幼儿园也在享受着一场以“科学探究”为主题的教海盛宴。为进一步发挥优秀教师示范引领作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4月16日下午,常州市优秀教师(朱靖波)城乡牵手行动在安家中心幼儿园如期举行。本次牵手行动的主题为“基于儿童视角的科探区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聚焦于中大班科探区材料投放的策略和环境支架的提供,以确保孩子们能在最佳环境中进行学习和探索。

1.jpg

  活动伊始,朱老师和安幼牵手行动小组的成员们一同走进中一班科探区进行区域现场观摩。科探区内,丰富多样的低结构材料琳琅满目,有磁铁探索系列、有趣的静电探索,还有充满趣味的水车制作、纸桥的力量、水中开花实验等。孩子们在其中自主探索,有的认真地摆弄着材料,尝试发现其中的科学奥秘;有的与同伴热烈交流,分享自己的新奇发现,在互动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教师们认真观察,不时记录下孩子们的精彩表现和有价值的探究瞬间,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开展积累经验。朱老师则一边关注幼儿的操作过程,一边观察区域材料和环境支架,了解中一班当下游戏内容及推进情况和焦点活动内容等。

  接着,大班集体教学科学活动“神奇的镜子”精彩上演。活动中,薛苗教师以一个平面镜成功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起对镜子探索的兴趣。在自主探索环节,孩子们两两合作,拿着两面镜子不断变换角度,观察“小丑”成像的变化,现场充满了惊喜的欢呼声。在进一步探索镜子组合角度与成像数量关系时,教师巧妙引导,孩子们积极动手操作,认真观察自己的发现,在实践中理解科学原理。最后的拓展环节,通过观看万花筒视频,孩子们对镜子成像的奥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探索欲望被进一步点燃。

  观摩结束后,参会人员围绕这两个活动开展了热烈的研讨。大家各抒己见,从活动目标的达成、师幼互动的效果、材料投放的适宜性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有的教师表示,在中班科探区活动中,应更加注重材料的层次性,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孩子的需求;有的教师认为,大班科学活动中教师的引导语可以更加精准,给予孩子更多思考的空间。在思维的碰撞中,教师们对科学教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活动的最后,朱老师针对中大班科探区材料投放和本次科学集体活动进行专业点评和引领。她首先肯定了今天科探区开放的班级和教学活动过程,同时也表扬了本次精彩的教研过程。随后指出,科探区材料投放要紧密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需求,具有趣味性、开放性和挑战性。例如,对于中班幼儿,可以投放一些简单的物理现象探索材料,要在多种类的游戏中进行筛选,并重点推进某一个游戏,并且要有逐步更替的过程,如磁铁、静电等科学小实验在中班阶段该如何开展,如何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材料投放;对于大班幼儿,则可以增加一些逻辑性、探究性更强的材料,如齿轮组、杠杆模型等,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专家还强调了材料投放要体现层次性,从易到难,逐步引导幼儿深入探究。针对集体教学活动,朱老师给出了优化建议,如每一次操作教师都要捕捉资源,要能够应对课堂中出现的问题,针对有价值的回答如何进行有效追问和回应等。朱老师以专家的视角进行专业引领,而教师们也学会了如何观察孩子们在科探区的活动,了解孩子们的兴趣和需求,如何引导孩子们进行科学探究,如何提出开放性问题,激发孩子们的思考和讨论,从而更精准地调整材料投放策略。安幼陆娇副园长进行了总结性发言,她对朱老师的专业引领表达了感谢,同时也激励了安幼小伙伴要将所学所想付诸于行动,盘活我们的科探活动。

  本次优秀教师牵手行动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为后期对科探区活动内容和推进方式提供了非常大的经验支持。活动结束后,教师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教学中,将把所学所悟运用到实践中,不断优化科学教育活动,通过适宜的材料投放和科学的策略运用,让科探区的每一次探索都成为孩子们成长道路上宝贵的财富。

  (图文:钱卫娟 审核:陆娇)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