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家中心幼儿园开展了一场以“益智区有效的师幼互动”为主题的教研活动,旨在提升教师在益智区游戏中的师幼互动能力,促进幼儿在益智区中获得更好的发展。活动由沈老师主持,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探讨益智区师幼互动的有效形式与方法。
一、自主学习:汲取理论精华
活动伊始,教师们围绕《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教育过程的师幼互动部分展开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们积极思考,寻找适用于益智区游戏师幼互动的关键词。沈老师引导大家分享学习成果,老师们纷纷提出“支持、观察、尊重、选择、一对一”等关键词。邵老师结合实际提出平行间游戏的互动方式,顾珺老师关注到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刘金老师认为教师间开放式的问题讨论有助于互动,包老师则强调持续观察的重要性。这些关键词和观点为后续的讨论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思维碰撞:激发创新火花
在思维碰撞环节,教师们围绕两个讨论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话题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开展有效师幼互动
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教师们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互动策略。在材料投放方面,大家一致认为要充分考虑幼儿能力差异,参考幼儿意见,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小班幼儿,教师们强调情境创设的重要性,通过及时互动、引导性提问、适时肯定和给予适当挑战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和探索欲望。同时,教师们还提到要关注全体幼儿,运用多样化的互动方式,如记录表记录、思维导图引导等,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话题二:关注幼儿个体差异,实现个性化互动
在关注幼儿个体差异方面,教师们达成共识:观察是前提,调整是关键。教师要通过细致观察了解每个幼儿的兴趣和能力水平,在此基础上对材料进行个性化调整,以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对于能力强的幼儿,要鼓励其自主探索、制定规则,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对于能力弱的幼儿,教师要给予更多陪伴和支持,通过示弱等方式激发其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发展。
三、观摩案例:实践与反思同行
观摩案例环节,班级教师分享了大班幼儿区域游戏的视频。视频中,幼儿们分别进行连锁棋、益咕游戏和积木搭建游戏。观摩老师们结合视频案例和大班幼儿年龄段特点,思考如何进行有效师幼互动。
大家一致认为,针对能力强的幼儿,可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采用“兵教兵”的方式,让能力强的孩子带动其他孩子共同进步;鼓励能力强的幼儿自主探索新玩法、制定游戏规则,激发其创造力和领导力,同时强化游戏规则意识。对于能力较弱的幼儿,教师要给予更多陪伴和支持,通过示弱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增强自信心。
此外,教师们还强调介入时机的重要性,要在幼儿游戏出现倦怠、产生分歧等关键时刻及时介入,以推动游戏的发展。同时,要善于利用区域分享环节,引导幼儿交流游戏经验、规则等问题,通过提供支架,帮助幼儿提升游戏水平。教师们还提出可借助典型场景进行交流分析,持续思考如何引发有效提问,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真实想法,推动幼儿持续探索。
四、引领提升:明确发展方向
在引领提升环节,殷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她强调,通过多次师幼互动教研,教师对师幼互动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教师要明确怎样的交流能了解幼儿真实想法,怎样的回应能迁移幼儿思维,怎样的对话能推动幼儿持续探索。殷老师建议借助典型场景进行交流分析,持续思考如何引发有效提问。张园长强调了互动的七个关键方面,指出教师在幼儿的游戏中一看—幼儿的学习行为和表征,二听—幼儿的回应,三等—教育契机,四想—提供怎样的游戏材料、玩法和支架,通过观察和与老师的互动才能看到孩子的生长。
此次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平台,让教师们对益智区有效的师幼互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将能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开展更加有效的师幼互动,为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图文:陈玲 审核:殷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