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将“坚持儿童立场”的理念融入了指标体系,以参与环境创设和教学策略,聚焦师幼互动质量等方式确立儿童的主体地位。为了充分发挥益智区域活动对幼儿教育的积极作用,提升教师的环境创设能力,丰富幼儿园教育教学手段,2025年5月7日,孝都幼儿园全体教师于畅享驿站,聚焦“环境创设”展开了一场题为“‘环’绕童心,‘境’遇美好”的教研活动。
镜头一:围绕班况,现状剖析
首先各级组代表教师结合班级当下主题,分别分享了主题下益智区环境及游戏,陈老师根据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结合游戏的针对性、趣味性、关联性、探究性等词汇进行了阐述,张老师围绕主题“我的家乡”及指南领域目标分享了三个游戏的材料与玩法及幼儿发展目标,钱老师以“神奇的钟表世界”为题重点讲述了半点整点、时间配对等游戏的层次性与挑战性。分享过程中,周老师同步进行了记录、梳理,围绕幼儿年龄、创设思考、游戏剖析和目前缺失四方面进行了检验梳理与小结。
镜头二:聚焦主题,出谋划策
分享结束后,大家聚焦“有趣的夏天”主题环境创设与材料投放,围绕“如何让益智区主题性更浓厚”为话题,以小、中、大年龄段分成三组,进行研讨交流。交流后各组代表教师依次发言,小班组依据主题性、趣味性、探究性讲述了相关的环境布置与游戏玩法;中班组则围绕中班幼儿数学领域的核心经验罗列出了各种可实际操作的游戏;大班组结合夏日毕业季的特点,从“夏日的一天”和“倒计时密码”方面设计了不同形式的游戏。
镜头三:经验梳理,代表反馈
活动的最后,教师代表邹老师结合教研现场分享自己的体验感受,邹老师对果果一班钟表游戏中材料投放的阶段性与层次性表示赞同,在教研中大家围绕夏天主题出谋划策想出的很多好玩的游戏,表示后期可以选择适宜的游戏让幼儿尝试。行政代表蒋老师围绕整场活动,提出希望老师们能都做好教研前的材料收集与资料准备,让自己投入一场沉浸式教研,同时建议大家进行主题游戏的罗列与整合,从游戏名称、材料、玩法、照片四方面形成不同年龄段的主题游戏资料包。
此次教研活动,不仅提升了班级益智区主题性环境创设,也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和展示的平台,也让老师们受益匪浅。我们将以此为契机,更专业地审视材料与主题的关联意义和教育价值,不断探索、观察与反思,使益智区环境与材料的教育价值真正体现在儿童的发展之中。
(撰写/摄影:张靓 审核: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