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最近更新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学校新闻>>幼儿园>>文章内容
教师成长系列:观察有方 介入有度——记安家中心幼儿园益智区精准观察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05-21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陈玲

  5月19日下午,安家中心幼儿园围绕“益智区精准观察”主题开展了一场干货满满的教研活动,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教育介入的有效路径,助力幼儿在益智区获得更优质的发展。

  篇章一:暖场游戏——破冰互动,点燃教研热情

  活动以趣味十足的“谁是卧底”游戏拉开帷幕。在游戏过程中,教师们思维敏捷、妙语连珠,现场气氛热烈而欢快。这个轻松有趣的暖场游戏成功点燃了大家参与教研的热情,为后续深入研讨营造了活跃且积极的氛围。

  篇章二:行动指南——明晰标准,规范介入行为

  在“行动指南——明晰标准,规范介入行为”环节,教师们针对“继续观察(绿)”“介入准备(黄)”“立刻介入(红)”的不同情境及介入方式展开讨论并达成共识:孩子专注探索时(绿情境)教师优先观察不轻易介入;孩子出现认知错误或兴趣减退时(黄情境)教师做好介入准备;孩子出现危险行为或情绪崩溃等紧急状况时(红情境)教师必须立即介入。同时明确了不同情境下的介入方式,红灯介入要迅速干预、安抚情绪;黄灯介入要先观察记录、做好准备、等待时机;绿灯观察要认真记录、提供隐性支持 。

  篇章三:理论提升:系统学习——构建介入逻辑

  教师们全面系统学习介入策略库,明确基础、进阶、高阶策略的不同作用,掌握平行介入法等多种实用介入方法,认识到介入逻辑应从单一维度向复合视角等转变以实现科学性与系统性,遵循动态运用法则等实践路径确保策略有效实施,同时要实现从初级观察者到高级支持者的角色进阶并重构师幼互动话语体系,此外邵老师分享感受强调系统化介入应以幼儿为中心、结合日常观察动态调整策略引导幼儿主动探索。

  篇章四:案例分析——分组研讨,精准施策

  教师们分组对小、中、大班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点,探讨了相应的介入策略。小班组总结到教师可先耐心观察幼儿的游戏状态,若幼儿没有明显问题,则进行平行游戏,让幼儿观察同伴的游戏方法,还可邀请有经验的孩子分享游戏成果和经验,同时巧妙利用环境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中班组教师提出要用温和的态度关心孩子,为孩子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通过启发引导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同伴之间出现否定情况时,教师要及时引导,鼓励孩子从否定转向主动帮助,同时注重引导孩子的行为,鼓励孩子进行深入自主探索。大班教师总结到要充分考虑幼儿在认知发展和情绪表现方面的特点,提供支架式引导,如提出具体化的问题、提供可视化的工具辅助;进行游戏化调整,如先开展平行化游戏,再逐渐增加难度;同时针对幼儿情绪方面的表现提供情绪支持,用进阶介入策略进行问题的拆解,引导幼儿从无意识的试错转向有意向的问题解决。

  篇章五:领导总结——聚焦本质,提升教育质量

  张园长在总结时强调,教师在介入幼儿游戏时,要全面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品质、习惯以及对材料的使用情况。游戏前,要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为幼儿的游戏做好充分准备;游戏中,要及时、有效地介入,关注幼儿的每一个细节;游戏后,要做好分享和交流,总结经验教训。始终要以幼儿游戏为中心,关注幼儿的习惯品质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此次教研活动为教师们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优质平台,通过多种环节的深入探讨,加深了教师对精准观察和科学介入的理解。未来,教师们将灵活运用所学策略,为幼儿的成长与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图文:陈玲  审核:殷丽珍)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