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幼儿的挚爱,巧用有准备的环境,捡拾园内的资源,不仅激发探究兴趣、丰富幼儿认知,还锻炼儿童身体、激发积极情感、体验成功愉悦,传承民俗瑰宝。《评估指南》中师幼互动的考察要点“善于发现各种偶发的教育契机,能抓住活动中,幼儿感兴趣或有意义的问题和情境,能识别幼儿以新的方式主动学习,及时给予有效支持。”基于幼儿的兴趣和能力发展的需求,安幼大班组级组品牌活动——“拾忆童趣 民间游戏大翻转”应运而生,开展时间为5月12日至16日。
篇章一:前期经验调查
每个课程的活动设计都必须基于孩子的已有经验和发展需求进行预设,发放调查表是最常见也是信息收集较全面的调查方式之一。为了让孩子们积累相关的前期经验,大班组的老师们提前发放调查表,让孩子们对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玩过的民间游戏进行调查,从而实施课程内容,使课程更贴近幼儿的发展区。
篇章二:中期经验生发
传统民游的种类很多,大致可以划分成五类——室内生活游戏、庭院活动游戏、智能游戏、助兴游戏和种类博戏。大班组的孩子们对于庭院活动游戏和智能游戏愿意探索尝试的兴趣较大,于是户外操场和室内区域两大游戏场跃然眼前。
户外大场域的特性为人数众多、活动范围大的民游提供了便利,团结协作的挤油渣大赛、技巧满满的跳房子、惊险刺激的扔沙包游戏......大班组的孩子们在这里肆意挥洒童年生机勃发的汗水。
室内在民游游戏中也有着它不可替代的作用,拍洋画、挑花绳、弹弹珠......开展这些需要实时思考来分析更改游戏策略的游戏时,安静且安全的环境是必不可少的。
篇章三:后期经验评价
在老师的组织下,孩子们对整个游戏经历进行了自评与他评,并利用绘画表征的形式将整个课程的所思所想所为进行了记录留存,为下一次课程的深入开展奠定经验与行动的基石。
民间游戏的魅力在幼儿园里尽情绽放,孩子们在民间游戏的旅程中收获满满。他们不仅深入领略了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在欢笑与成长中传承着先辈们的智慧结晶。使民间游戏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坚固桥梁,为孩子们的童年绘就绚丽多彩且富有深厚底蕴的画卷,让民俗文化在岁月长河中奔腾不息、绵延不绝。
(撰稿:查金珠 拍照:各班教师 审核:殷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