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增强春江幼儿园教职工的急救意识,提升应对幼儿突发状况的能力,5月26日下午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医护团队走进春江幼儿园,为老师们带来了一场生动实用的急救知识培训活动。以理论讲解结合实操演示的形式,为幼儿园筑牢安全防护网。
一、黄金 4 分钟:心肺复苏实操教学
“心脏骤停后,10-15 秒意识丧失,60 秒后瞳孔散大,5-7 分钟将造成不可逆脑损伤……” 急诊科医生以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强调了 “黄金 4 分钟” 的重要性。随后,医护人员详细演示了心肺复苏的全流程:从评估现场环境安全、判断患者意识和呼吸,到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每个步骤都配合口诀和动作分解,确保老师们能快速掌握要领。现场特别提醒,高质量心肺复苏需注意按压频率稳定、胸廓充分回弹,避免过度通气。
二、“傻瓜式” 救援:AED 使用全解析
“发现心脏骤停患者,应立即呼叫同伴取 AED!” 医护人员展示了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操作要点:通过 “我的常州” APP 快速定位附近 AED 设备,打开机器后按语音提示粘贴电极片(成人贴于胸骨右缘锁骨下及左乳头外侧,儿童 / 婴儿需调整位置),确保皮肤干燥、避开植入式医疗设备。当 AED 分析心律后,果断执行电击或继续 CPR。特别强调,儿童可使用成人电极片但需切换 “儿童模式”,电极片粘贴需避开毛发、水渍和药物贴片。
三、异物梗阻急救:海姆立克手法实战
针对幼儿常见的食物卡喉问题,医护人员介绍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通过冲击上腹部,利用胸腔压力变化排出气道异物。现场演示了成人对儿童的操作步骤:站在患儿身后,一手握拳抵住肚脐上方两横指,另一手抓住握拳手,快速向上向内冲击。同时提醒,若患者失去意识,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启动心肺复苏。“‘抓住喉咙’的动作是典型的海姆立克征象,此时需立刻施救!” 医护人员通过情景模拟,让老师们直观理解如何判断和应对气道梗阻。
四、幼儿常见意外:擦伤、高热惊厥等处理指南
针对幼儿园高发的意外情况,医护团队逐一讲解处理要点:如,擦伤:清水冲洗后涂碘伏,深伤口需就医清创;挫伤:24 小时内冷敷止血,之后热敷消肿,忌按揉;高热惊厥:移至安全处,头偏向一侧,清理口腔异物,记录惊厥时间,平静后送医;鼻出血:头部前倾,按压鼻翼 5-10 分钟,冰敷前额和鼻梁,切勿仰头;烫伤:冷水冲洗 20-30 分钟,去除衣物饰品,避免挑破水疱,严重烫伤需剪开水泡后就医。
五、实操演练: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
培训现场进行了实操演练,老师们自告奋勇地使用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法练习,医护人员一对一指导纠正按压姿势、气道开放角度等细节。“按压时手臂要绷直,垂直于胸部!”在反复练习中,老师们逐渐掌握了急救操作的核心技巧。
此次培训活动不仅提升了幼儿园教职工的急救技能和应急反应能力,更传递了 “生命至上、预防为先” 的安全理念。我园始终将师幼的安全放在首位,让我们携手为孩子们筑牢一道安全堡垒,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撰写:何叶 审核:朱华娟 图片:陈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