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筑牢校园安全防线,系统培育学生法治意识、涵育友善品格,9 月 15 日上午,西夏墅高中将周一升旗仪式转化为特殊的成长教育阵地,以“拒绝校园欺凌,共筑温暖校园”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在此正式拉开帷幕。
当晨曦遍洒操场,全体师生列队整齐、肃穆伫立,共同聆听这场关乎青春守护的深刻宣讲,使法治精神于晨光中根植心田,让友善暖流在校园内激荡涌动,为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持续注入更为坚实的青春能量。
学校法治副校长、西夏墅派出所副所长潘燕逸首先清晰界定了校园欺凌的多元形态:既有肢体冲突引发的显性暴力,也有语言羞辱造成的精神挫伤;既包含社交孤立形成的隐性排挤,亦涵盖网络平台滋生的恶意造谣。在此基础上,他深入剖析了欺凌行为的多重危害——不仅对受害者的身体与心理造成不可逆的双重创伤,更会扰乱正常校园秩序、侵蚀优良学风建设。潘所长进一步以案释法,将宣讲重点聚焦于网络安全教育:他郑重提醒同学们,需坚决抵制网络造谣、杜绝传播不实信息,深刻认识网络言论并非法外之地,每一条发言都需承担相应责任。他也号召全体同学践行文明冲浪准则,共同守护网络安全,让虚拟空间真正成为滋养成长的正能量沃土。
与此同时,潘所长紧密结合《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相关条文,系统解读校园欺凌行为的法律后果,明确告知学生自 12 周岁起便可能因欺凌行为承担刑事责任,并着重强调遇欺凌时应及时向师长或公安机关求助,以法律为盾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他援引典型法治案例与法律规定,深刻阐明欺凌行为绝非“同学间的小摩擦”,而是可能触碰法律红线的严肃问题——情节严重者必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追责。通过法条与案例的双重阐释,潘所长引导学生清醒认知欺凌行为的深层危害与严厉后果,在心中竖起一道知法守法的清晰界限。
潘所长向全体师生发出郑重倡议:学校层面需持续健全校园欺凌防控机制,强化日常巡查与教育引导工作,织密校园安全防护网络;教师群体要密切关注学生思想动态与行为表现,对潜在矛盾隐患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调解,筑牢育人防线;学生则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是非观,坚决摒弃欺凌行为,不当冷漠旁观者,主动向身边的欺凌现象说 “不”,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向老师、家长报告,以善意与担当守护同伴成长,以理性与法治维护校园和谐秩序,共同营造安全、温暖、友爱的成长环境。
此次国旗下讲话,不仅让西高中全体师生对校园欺凌形成了更为清晰深刻的认知,更凝聚起“共筑温暖校园”的广泛共识与行动合力。学校将持续以多元化教育活动为载体,不断深化校园安全建设,致力于为每一位学子营造健康向上、和谐融洽、温暖友爱的成长氛围,助力莘莘学子在明媚阳光下笃定逐梦、茁壮成长。
(撰稿:任秋雨;摄影:任秋雨;审核:郑志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