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下午,一场聚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专题讲座在西夏墅高级中学顺利开展。本次讲座以“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提升路径与实践策略”为主题,旨在为初登讲台的青年教师破解“快速适应课堂”“突破教学瓶颈”“实现从新手到能手跨越”等职业初期困惑,为青年教师搭建起清晰可落地的专业成长框架。
常州市第一中学张捷老师在讲座中,以“认知—实践—引领—反思”为脉络展开分享。认知筑基环节,他提出“教学目标三阶维度”,主张从知识理解、能力应用到价值认同构建递进式目标体系,同时建议教师建立“学生视角同理心”,通过预判认知卡点、收集预习疑问动态调整教学;实践破局层面,他主张以结构化思维设计教学流程,搭建从情境导入到闭环总结的科学框架;专业成长方面,他强调借优质平台跃迁(观摩名师课例、参与跨校教研),并通过“课后三分钟微反思”构建成长闭环,记录具体亮点与不足,定期复盘优化教学策略,在反思与迭代中持续精进。
金坛四中刘润军老师则以“数列习题拓展变式探究”,为这份蓝图填充了细腻生动的“学科肌理”。他从教材一道基础数列题出发,层层递进衍生出线性递推、指数递推、分式递推、对数转换、多项式递推五种变式。从“调整系数将递推关系转化为等比数列”的线性变换,到“识别指数项构造辅助数列”的灵活突破,再到“分式递推中取倒数化归为等差模型”的巧思转化,每一步变式都紧扣“立足教材、揭示本质”的核心。刘老师并非单纯罗列题型,而是在推导中引导青年教师领悟“变中求不变”的教学智慧——无论递推形式如何变化,核心都是通过构造法将陌生问题转化为熟悉的等差、等比数列模型,既扎根教材本源,又教会教师如何通过一题多变,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与知识迁移能力,让日常教学既有“基础厚度”,又有“思维深度”。
陶志强主任对本次分享给予高度评价,称赞专家举例“有温度、接地气”,精准贴合教学实际。他殷殷叮嘱青年教师,要做好教学与论文写作的衔接,让论文紧扣课标要求、扎根课堂实践。学校后续将通过开展新教师亮相课、汇报课、展示课等活动,持续为青年教师搭建实践交流平台,助力大家在实战中打磨能力、加速成长。
(撰稿:韩晓清;摄影:杨宽 韩晓清;审核:张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