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教师成长营>>徐春凤>>课例研究>>文章内容
“疫”中之趣的作业
防疫趣味语文作业反思
发布时间:2020-02-22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春凤

2月10号,学生本应该坐在教室里,老师本应该站在讲台上。因为一场疫情的爆发,大家都被禁闭于家中。形势之严峻,却挡不住学生学习的热情,挡不住老师上课的激情,停课不停学开始了……

最近我都在看趣味语文一类的文章,所以对趣味尤其偏爱,那就布置一些趣味作业吧!趣味作业,可提高学科的凝聚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作业的目的。因此,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而言,趣味作业的设计尤为重要。

一、实践中感受趣味

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已初步掌握了语文学科中字、词、句,以及篇章的基础知识,对学语文的欲望已转入到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学习、生活实际问题的尝试阶段。因此,语文作业的设计应投其所好,多趋向于实践运用的题型训练,以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求学需要。

第一天作业,根据课件和电子课本学习《孙权劝学》,理解课文大意和重点实词。第二天作业,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去思考孙权如何劝吕蒙学习的,然后学习孙权的劝说技巧,去劝一劝在疫情爆发严重仍出门不戴口罩的市民或者仍要聚众活动的市民。晚上不仅收到了作业,还收到了好多家长的反馈。其中多是感谢今天的作业,有的孩子劝说老爸不可以聚众喝酒,有的孩子劝说爷爷奶奶去地里摘菜也要戴口罩等。这次有趣的作业,让孩子不仅学到了劝说的技巧,更重要的是他们成为了家庭的柔和剂。

实践性作业,避免了作业中的机械性与烦琐性,使学生在亲身的学习活动中获取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二、多变中提高趣味

传统的语文作业,大都以单一的书面表达方式,按教师指定的题目进行“回答式”或“抄写式”的训练。单调枯燥的作业形式成了学生学习的包袱,这不利于语文教学。所以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多改变些作业类型,多改变些作业方式,吸引学生认真地完成每一课时的作业。

寒假时已经布置学生提前背诵《木兰诗》,为了让学生巩固,第三天的作业我便布置了背诵并默写《木兰诗》。下午3点,班里也就只有15人提交了默写任务,看来枯燥的默写学生都不积极。突然我想到前几天看得《声临其境》中就有趣味朗诵《木兰诗》,立马我就在群里重新布置了语文作业——以不同的情绪读《木兰诗》。

趣味作业设计:按照指定的情绪朗诵

(萝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悲伤)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凶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妩媚)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惊吓)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上气不接下气)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癫狂)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宠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正太)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撒娇)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阴森)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女王)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到了晚上6点已经有40位学生提交了作业,同样是《木兰诗》只是改变了作业方式,学生积极性也提高了。期间还有不少家长和我反映,孩子今天的情绪很高,晚饭期间还和他们一起互动来读《木兰诗》。这样有趣的语文作业,不仅让孩子们能流利背诵《木兰诗》,还增进了他们亲子间的互动。

当然,作业的“多变性”并非指“乱变性”,它应该依附于教纲要求,借助于教材内容,作用于教师引导。只要做到三者合一,万变不离其“本”,就可以提高作业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去积极完成。

 

作者:飞龙中学 周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