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样的标题才是好的标题?或者好的标题的标准是什么?好标题和好作文是一样的标准。
正确、清楚、鲜明
具体、优美、深刻
1.关于正确,有的学生理解成了写官样文章,就是鼓吹和溜须拍马。他总是在质问:社会的阴暗面就不能写吗?这个不单单是拟题问题,我就不多说。
2.关于清楚,很多学生只是自以为写得清楚。他没有经过语言的淬炼。他可能心中所想,本身就不清楚;也可能是使用的语言文字,不能清楚的表达他心中所想。
3.关于鲜明,许多学生的问题,把陈述当成了观点。比如他写文章写道:顺应自然。他就觉得很鲜明。同理,如果他写:改造自然。他也觉得很鲜明。其实这只是两个陈述句。——“顺应自然,才能创造和谐社会。”“改造自然,不断拓展人类生存空间。”这样表述才更鲜明。
4.关于具体,基本中等以下的同学往往背道而驰。他不喜欢把标题写得具体,他喜欢把标题写得很概括。说一些永远都正确的然而很空洞的话。然而具体这个标准,对于所有的议论文都很重要。对于时评类的议论文,尤其重要。
5.关于优美,关于深刻,我对同学们没有什么要求。各自能够做到前面几条标准,适合题目,适合文章,就可以了。
总结:正确,就是符合真实,符合人情,符合事理,符合各个学科的基本原理,符合这个世界的运转规律;清楚,就是准确的表达客观事实和自己内在的情感思维,同时能够让读者明确的感受到这些;鲜明,就是作者得有自己明确的倾向。你赞成什么,你反对什么,你的观点是什么,你得有选择;
具体,就是你得圈定你的观点你的话题适用的范围。这个很重要,无论是拟题,还是写文章。比如,我这个文章,就是讲拟题,而且主要是议论文的拟题,而且是议论文时评类的拟题。它既有一般文章拟题的特点,也有时评类文章独有的要求。时评文章标题的独特要求就是对具体和鲜明要求特别高。
新颖,可以使用修辞;深刻,关键在于发明眼光,训练思维,构筑思想。
一般来说,更具体的揭示事物的本质,更清楚的阐明不同事物的关系,往往也就深刻了。比如“学会顺从,掌控生活”就比“学会顺从,学会生活”来得深刻。而“学顺从艺术,享通途人生”不仅是语言锤炼得好,而且更精准,更具体,同样具有深刻性,同时更加鲜明。
二、示例:
(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材料:2020年春节,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中华大地。各友好国家纷纷伸出援手。其中,日本驰援中国的物资不仅送来了物质上的支持,也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和感动。因为大家发现,他们的物资上印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等优美的中国古诗。
有网友感叹,这些隽永诗意的诗句运用得恰到好处,“很美,很有力量!”
有的网友调侃中国本土一些“武汉加油”“中国加油”之类的口号太直白,而那些“今年上门,明年上坟”“拜年就是害人,聚餐就是找死”这类的标语又太粗俗。
有的网友却说:这些‘土味’标语横幅,像泥石流一样‘无情’,却又十分‘硬核’,达到了防疫宣传的目的。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1.题目如下:
《不同表达,相同暖意》 《疫情下的口号》 《雅俗共赏,情意绵绵》 《同气连枝,珍重待春风》 《防疫重于泰山,标语不算过激》
《效果决定一切,因地才能制宜》 《“语言得体”并不等于文雅》
2.分析题目优劣:这里面标题大多非常不错。有一个需要注意。《疫情下的口号》,这个标题,足够具体,是名词和名词性的短语。缺乏鲜明性。也就没有观点和态度。用做记叙文勉强可以,千万不能当作议论文的标题。
我现在反对名词和名词性短语类的标题。
《效果决定一切,因地才能制宜》,这个标题有点问题,就是不够具体。表述也稍微过于绝对化,缺少分寸感。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
材料:小伙到派出所扔下500个口罩转身就跑,民警敬礼致谢1月27日,安徽六安的一位小伙抱着500个口罩,来到裕安公安分局小华山派出所。小伙把口罩丢在派出所值班室,说了一句“你们辛苦了”转身就跑,民警急忙追赶到院子中。由于最终没追上小伙,民警敬礼向其表示了感谢。
以上材料引发你什么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以上任意两则材料为基础,进行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1.列题目如下: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疫情无情,人间有情》
《抗击疫情,我们在行动》 《抗击战疫,你我同行》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武汉肺炎,全民抗疫》
2.分析:这几个标题,整体都不错。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标题最好不要完全的引用。化用比直接引用好得多,化用可以直接契合具体的作文材料。《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问题在于不够具体。“有难”,所指不够明确。可以改为“一方有疫病,八方来支援”。
另外一个有修改必要的是《武汉加油,中国加油!》。这个标题,表意过于单一。可以改为《武汉加油,举国同心》。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
材料:
1.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这次疫情作重要指示,强调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2.和时间赛跑,武汉市政府参照北京小汤山急救医院模式,仅用6天就建设起可容纳1000张病床的专门救治医院。
3.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教授再次临危受命,84岁的他义无反顾地赶往武汉防疫最前线。
4.疫情就是战斗,通知就是号角。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生齐聚武汉,共同为抗击病毒贡献着力量。
5.有些人身处武汉,即使身体暂时没发现异样,也选择留在武汉,出去害怕会感染到其他人。
以上材料引发你什么样的联想和思考,请以以上任意两则材料为基础,进行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1.巧用修辞列题目:
《拨开雾霭,曦阳重现》 《青山一道,同担风雨》 《风雨压不垮,春天一定来》 《疫情无情,人有情》 《硝烟过后,我们重逢》 《坚守脚下的土地》 《春暖花开时再相见》 《小疫情,大情怀》
其中《疫情无情,人有情》 《小疫情,大情怀》更具体,更明确。
分析:可以稍微修改的有一个:《坚守脚下的土地》。
改为:《坚守脚下的土地,造福一方百姓》——《共筑抗疫长城,庇护一方百姓》。
2.化用词语、名句列题目:
《君子于疫,且安心》 《中国“疫”力》 《同胞一心,其利断金》 《“疫”战到底》 《致敬“逆行者”》 《最美“逆行者”》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新冠状病毒自述》 《借问瘟神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中国脊梁》 《英雄本色》
分析:
这里面有几个标题非常漂亮:《君子于疫,且安心》 《中国“疫”力》 《“疫”战到底》 《致敬“逆行者”》 《最美“逆行者”》。
也有值得修改的。
《同胞一心,其利断金》——《同胞一心,其利断疫》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岂曰无口罩,与子同患难》
同时也有两个标题是我不建议使用的类型:《中国脊梁》《英雄本色》。
因为是名词性的,在我看来比较缺乏丰富性和鲜明性。如果写成议论文,这样的标题,在我这里是不过关的。
“疫情下的奇迹”“疫情下的爱”,这样的标题,就算是写记叙文,也只是普遍寻常,我不会认为是好标题。
3.巧妙扩充话题列题目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
《疫情在前,重任在肩》 《战疫情,势必行》 《疫情彰显人心》
《抗疫,我们在一起》 《疫情——勇士的战役》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分析:这些标题,非常的好。
同时作者还提醒:标题和文体要一致。这个观点非常正确。
(四)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1:日前,武汉疫情吹哨人李文亮去世。他向身边人发出疫情早期预警时,知道这样做有风险,是医者仁心的担当意识,让他鼓起勇气吹出预警疫情的哨音。此后,他坚守在抗疫一线,并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他在病床上他对记者表示,希望尽快治愈,重返前线战场。(来自《中国青年报》)
材料2: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摘自臧克家《有的人》)
材料3: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为人民开道者,不可令其困厄于荆棘。(摘自网络格言)
武汉疫情牵动着亿万人的心,通过以上三则材料,你可以联想到什么,请恰当引用三则材料,以“致敬这样的人”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诗歌除外,文体自定。
1.列题目如下:
《世界需要抱薪者》、 《最美的逆行人》、 《你们不会孤单》、
《善待我们的英雄》、《莫让逆行者成独行者》 、《期待花枝春满》 、《中国,被最勇敢的人保护得更好》《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谢谢你,为我们拼了命》、《冬将尽,春可期》、《身着白衣,心有锦缎》《一起挨过这个漫长寒冬——致敬这样的人》
分析评论:《身着白衣,心有锦缎》,这个标题,堪称杰出。
这个题目后面有两篇范文,其中一个标题非常漂亮:《你为我风雪抱薪,我愿你平安顺遂——致敬这样的人》
(五)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在国难当头之时,维护防疫制度,人人有则,出门戴口罩,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他人安全负责。可是,网上不断出现这样的新闻,一些女子因不戴口罩与商场门卫、社区保安发生冲突,甚至有的还翻身跳河。这些人当中有的是医院院长、有的是富家小姐,有的是平民百姓,分布区域全国各地都有。他们的理由是“不想戴”“就不戴,你谁啊!”
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请你以媒体记者或主特人的身份发表评论,表达你的观点。
要求:题目自拟,能依据事实分析,见解独到,观点深刻,鲜明,对社会大众有启发,有利于提升社会大众的整体素养。长短不限。切忌,人云亦云,说空话套话,不动思维不动脑筋,徒浪费时间笔墨。
1.展示作文的标题如下:
《揪揪这些人的病根》 《这是怎么了?》 《可怕的价值观偏差》
《就不戴,你谁啊》 《论疫情之下人们的公众意识》 《你是谁》
《生死与人性的反思》
2.简评:
《揪揪这些人的病根》:这些人,用代词,表达不够明确。
《这是怎么了?》:用问句,不够明确鲜明。
《可怕的价值观偏差》:名词性,情绪化。
《就不戴,你谁啊》:????不够鲜明。
《论疫情之下人们的公众意识》:没有明确的观点。
《你是谁》:太宽泛。
《生死与人性的反思》:不恰当。
(六)关于疫情作文,我再列举一些我认为比较好的标题,供大家欣赏评点:(少量我略做了修改。)
《因为使命在肩,所以勇往逆行》 《点点萤火,汇成人间星河》
《没有生而英勇,只有选择无畏》 《同心战“疫”,同“屏”共振》
《抗疫阵前,每个人都应“躬身入局”》 《同心战疫者胜,风雨同舟者兴》《疫病终散尽,星河永长明》 《三“山”齐聚克难关,众“捐”纷来达通途》
分析:这里的三“山”,指火神山,雷神山和钟南山。
抗议期间,有网友拟定了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是: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齐聚克难关 。下联是:国内捐,海外捐,李兰娟,众捐纷来达通途。横批是:中国必胜。
《山河今有疫,国民当自强》 《乌云不可遮月,疫情不可挡春》
《一袭白衣鏖战,满城樱雨颂歌》 《一千句“加油”,不如一次行动》
《斯人于疫,比肩神明》 《一道同云雨,江城是吾乡》
《生当似鹏起,终当如鲸落——致英魂》 《疫情已肆虐,勿让谣言再猖獗》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疫情当前,寒假延长,网课在全国铺天盖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无数家学校、教育培训机构推出各式各样的网课,无数中小学生投身其中。关于这场网络授课的风潮,教师微信群内爆发了不小的争论。湖南哪吒:对多数学生来说,网课的授课效果根本得不到保证,这种形式主义何必存在?广东妮姐:疫情当前,除此之外,可能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吧!青海敏敏:网课基本就是一言堂,还有,连续看屏幕对学生视力更是伤害。河南龙王:但是你们不觉得未来的趋势就是网课吗?你们是不是太小看它了?……
身为中学生,你有没有参与到网课之中,针对这次网课潮,你的态度和观点是什么?
请写一篇文章,投稿到教育报刊《中学生心声》上,注意,署名小强,语言得体,文体自定,不少于800字。
优秀作文的标题
《网课利弊并存,取舍因人而异》《莫把“停课不停学”的好经念歪》
《网课诚可贵,育人价更高》 《帮扶绿色网课,共建在线学院》
《请让网课健康发展》 《始生之物,其形必丑》
《网课虽好,不可贪多》 《网课,适度最好》
《风物长宜放眼量》 《鄙视网课的人,未来会被打脸》
《网课不可沦为新的形式主义》 《做好网课的加减法》
《网课不可搞“一刀切”》 《因材施教是教育的要义》
《对网课,捧杀和棒杀都不可取》 《用好网课,因人而异,因地制宜》
分析:除了一个《风物长宜放眼量》,看着略不顺眼,其他所有的标题,我认为都非常好。
(八)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据报道,全国“停课不停学”产生了两个新名词:十八线女主播:指疫情期间,被迫网上直播授课的女老师们,她们觉得自己从光荣的人民教师被转岗成了一名十八线(没有名气的)女主播。网课学困生:指网课教学中不符合要求的学生。一上课网速不好,不开摄像头,一提问就闭麦,上课吃零食、躺被窝,时不时还传来“敌军还有5秒到达战场”之类的声音。请从以下两个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作文。
任务一:以中学生明明的身份给“十八线女主播”写一封信,表达你对她们工作的认识,给出你的意见和建议。
任务二:以小强老师的身份给“网课学困生”写一封信,写出你对学生学习的看法,给出你的意见和建议。
注意,语言得体,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优秀作文的标题
《甘做人梯育新苗,网络之星你最亮》 《您这样的十八线女主播,我们最爱》
《向“十八线女主播”致敬》 《谢谢您,不完美的直播秀》
《您不是网红,却比网红更美》 《与时俱进,教师亦须自我更新》
《网络新天地,育人需改进》 《萤囊映雪君莫忘,白发悔不勤学早》
《莫让网络成为学习的沙漠》 《自控,才能前行》 《网课学困生的实质是自控力不足》 《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
《别给自己戴上“网课学困生”的帽子》 《学习环境不同,知识是相通的》 《学习的主动性,决定学习高度》
(九)我再列举一些时评的标题。
《莫把“停课不停学”的好经念歪》——《人民日报》(2020年02月11日 12版)
《停课不停学,学校要做好“加减法”》——央广网 陈锐海
《“停课不停学”不是逼教师当网红》——光明时评 罗容海
《“停课不停学”要对农村贫困学生厚爱一分》——中国教育新闻网 熊丙奇
《这绝不是武汉一座城的“战争”》——来源:新华网 作者:韩振
《防控疫情,每个人都是主体》——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作者:李拯
《别让舌尖的“鲜”变成社会的“险”》——来源:人民日报评论 作者:彭飞
《阻断疫情传播,这个春节应有“新年俗”》——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 谢锐佳
《隔离就隔离,但不要让武汉人寒心》——来源:长江日报 评论员:华智超
《武汉,我们都在这里》——来源:光明时评 作者:柯锐
《疫情面前,别误入“谣言陷阱”》——来源:环球网 作者:高延
《克服恐慌情绪,不要让“小道消息”扰乱疫情真相》——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杨鑫宇
《肩负起疫防控情斗争中的时代使命》——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疫情面前,请收起你的任性》——人民网
《人命关天,岂能甩锅》——人民网
《正是共担风雨时》——来源:人民日报
《人命关天的“好消息”一定要准确再准确!》(双黄连被辟谣)——来源:中央政法委长安剑
《用“三保”守护百姓“菜篮子”》——来源:新华网 作者:辛明
《越是吃劲时刻,越要守牢民生保障线》——来源:新华社 作者:王亚宏
《消除“恐疫”心理,体察民生焦虑》——来源:新华网 作者:杨玉华
《疫情下,“小菜篮”里装着“大民生”》——来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沈海辉
最后我再重申一下好标题的标准:
正确、清楚、鲜明
具体、优美、深刻
拟好题的前提:审准题、立好意、炼字句
拟好题的方法:巧修辞、善化用、能拓展
(该文是2020年2月23日在“终南语文名师工作室”的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