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2020年三名工程>>名教师成长营>>徐春凤>>课例研究>>文章内容
《木兰诗》网上教学设计
网络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3-03   点击:   来源:原创   作者:徐春凤

 

学习内容

学习要求

资源技术支持

评价与反馈

 

读一读:

读出民歌之味

 

选择恰当的衬词( 哟 、啊、呀、啦、 那个)加在合适的位置,要有利于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情感。然后尝试读一读

 

 

示例: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唧唧(那个)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那个)机杼声(),唯闻(那个)女叹息()。

 

 

 

 上传朗读音频

      

 

 

 

 

尊重学生的直观感受,不必做过多评价分析。

说一说读完《木兰诗》之后,说说你眼中的木兰

1.观看《花木兰》视频

2、你喜欢木兰吗?为什么?

(请结合文中具体语句)

链接《花木兰》视频

尊重学生的直观感受,不必做过多评价分析。

 

读一读:

你觉得花木兰本人更喜欢自己哪种形象

1.自由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木兰更喜欢自己哪种形象,用横线画出依据

 

2.木兰更喜欢           (英雄气概/儿女情怀)的自己,

看,文中(具体语句)                              

我读出了她                     。(心理活动或情感)

巾帼英雄的儿女情怀

从军前: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从军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从军后: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拍下所画语句然后根据学习要求2上传自己的分析解说音频

 

 

 

组织小组内交流评价

唱一唱:选择巾帼英雄身上的儿女情怀,尝试自己谱曲唱一唱

 

 

选择巾帼英雄身上的儿女情怀,尝试自己谱曲唱一唱,唱出木兰对父母的思念,唱出木兰内心的无耐。

 

 

录音歌唱,或话筒传音(互评,评出最佳“歌唱家”)。

 

 

小组内点评欣赏,并将好的歌唱和点评上传班级群,教师点评引导。

 

 

想一想:“创作者”心中的木兰;

 

 

 

 

读一读:

有那么多写战争给百姓带来伤痛的诗句,请大家一起来读一读

 

 

 

 

1、结合“资料链接”,想一想诗歌创作者更侧重于呈现木兰怎样的形象? 为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

 

 

 

 

 

 

2、读“百姓之殇”的诗句

资料链接

《木兰诗》产生于北朝时期,在此期间,曾有史称“五胡十六国”的割据政权。这是我国历史上北方战乱时间最长,社会最混乱的时期,社会经济和文化都遭到极大破坏。社会各种矛盾复杂尖锐,使得这些战争具有异乎寻常的残酷性。

《木兰诗》正是这种战争频繁的时代环境下的产物。

 

1、拍照上传自己的想法

2、音频上传诗句朗读音频

 

先小组内交流,然后教师小结:战争——百姓之殇 (剧烈的伤痛)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yān)然未勒(lè)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杜甫《石壕吏》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的《凉州词》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诗经﹒君子于役

练一练:

拟颁奖词,走进木兰

 

南北朝十大感动中国人物,木兰赫然在列。请同学们为木兰写一段颁奖词,要求仿照课文,在拟问、铺张排比、反复、对偶、比喻中,任选三种以上手法。

 

拍照上传或电子稿传送

小组内交流点评。

 

设计人:飞龙中学 孙霞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版权所有: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       址:常州市新北区汉江东路67号     苏公安网安备 32041102000063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新北区教育管理服务中心